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通过后推设计方法,研究一类两两相互竞争的n堆Lotka-Volterra模型的全局稳定化问题.在状态反馈控制下,获得了使闭环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全局渐近稳定的控制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黑眶蟾蜍抱对个体的体长、头长、头宽、眼间距、鼓膜径、耳后腺长、眼径、前臂及手长、前肢长以及后肢长等形态特征,分析雌性黑眶蟾蜍繁殖输出与其体型的关系,探究黑眶蟾蜍两性异形模式及其与雌性生育力的关系;同时通过对配对个体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黑眶蟾蜍的配对模式。结果表明,黑眶蟾蜍雌性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雄体;两性的所有局部形态特征均与体长成正相关;去除体长因素影响后,雄性头长以及后肢长均明显大于雌性,其余局部形态特征两性间则皆无显著差异。雌体的窝卵重、窝卵数均与其体长和体重成正相关关系。雌性成体的前肢长与抱对雄性成体的前肢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特征两性间均无相关性。研究表明,生育力选择是导致黑眶蟾蜍两性异形的重要驱动力;黑眶蟾蜍的选型配对模式未表现在个体大小上,而是体现在局部特征(前肢长),这不仅为揭示两栖类配对模式的普遍性提供了参考,还表明对两栖类选型配对的研究应以多个性状为对象。  相似文献   
3.
2018年1月30日,在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坑口保护站(119°40'23″E,27°42'37″N,海拔710 m)发现2只斑背燕尾Enicurus maculatus在靠近居民点的溪滩上活动。该鸟腹部白色,头部、胸部、背部和尾部以黑色为主,尾与躯干几乎等长,与本地常见鸟类白额燕尾E.leschenaulti相似。该鸟背部有白色的点状斑,与白额燕尾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该文描述了采自浙江南部的木犀属(Osmanthus Lour.)一新种——浙南木犀(O.austrozhejiangensis Z.H.Chen,W.Y.Xie et X.Liu),并附有线描图和彩色照片。该种在具聚伞花序,叶柄、小枝、苞片、花梗被柔毛等性状上接近于毛柄木犀(O.pubipedicellatus Chia ex H.T.Chang),不同之处在于叶片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5~)8~10(~13)cm,宽(2.2~)3~4.5(~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叶缘具尖锐细锯齿或全缘,侧脉8~10对,花较大,花冠管长2.2~2.3 mm,裂片长2.2~3.0 mm,花丝长1.3~1.5 mm,花药长约1.2 mm。该新种的发现为研究东亚木犀属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与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报道中国禾本科(Gramineae)小丽草属一新记录种——日本小丽草(Coelachne japonica Hack.),该种原记载特产于日本本州和九州,现在浙江省苍南县莒溪和泰顺县黄桥发现有该种分布。同时,还描述了该种形态特征与生境,提供活植物照片和凭证标本,重新修订浙江有分布的小丽草属植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