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婵  刘心怡  周佳诚  谭路  刘振元  王伟民  陈宇顺  唐涛 《生态学报》2022,42(24):10041-10050
着生藻类是河流生态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然而关于城镇化对着生藻类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基于深圳市9条主要河流74个样点2020年雨、旱季的调查数据,对比了城区、郊区河流样点的着生藻类α、β多样性。两次调查共鉴定出着生藻类301个分类单元,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平庸菱形藻(Nitzschia inconspicua)等污染指示种在城区组相对丰度更高,而清洁指示种微小曲丝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在郊区组相对丰度更高。城镇化对着生藻类物种丰富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城区组样点的着生藻类β多样性(用主坐标分析质心指示)低于郊区组,城区组与郊区组藻类β多样性差异在旱季更为显著。两组样点的藻类β多样性差异主要来源于物种周转组分。与城区组着生藻类群落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总氮、高锰酸钾指数、电导率、pH、浊度和水深,而与郊区组着生藻类群落显著相关的是总氮、溶解性无机磷和电导率。研究发现,城市人类活动导致的总氮、溶解性无机磷、高锰酸钾指数、电导率等指标的显著增高导致着生藻类β多样性的降低。为了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建议有效控制城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振元  张杰  陈立 《生态学报》2018,38(1):132-142
利用耦合了陆面模式的大气环流模式,结合青藏高原植被退化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在模式中修改高原地区(27°—40°N,75°—100°E)的叶面积指数的方法,探讨了植被退化以后对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上空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对高原地表温度场具有很强的模拟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模拟出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夏季位势高度场的平均特征及南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但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偏大且略微西退。在青藏高原植被出现退化以后,高原整体地表土壤温度和地表2 m空气温度升高,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小,进而改变了高原地区的波文比。地表感热增加导致高原及附近地区500 h Pa高度场降低和200 h Pa高度场升高,并在200 h Pa上存在强大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导致南亚高压增强和北扩东伸。植被退化造成的青藏高原感热增加导致了高原南部上升运动增强和北部上升运动减弱,同时又引起高原以北地区下沉气流的影响范围扩大,而下沉气流的强度减弱,其结果有助于高原以北的干旱范围扩大,而干旱程度却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山东结缕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统计,山东结缕草属优势群落47 000 hm2,其中结缕草30 000 hm2,中华结缕草9 000 hm2,大穗结缕草8 000 hm2,资源十分丰富.在详细论述其抗旱、耐瘠、抗盐碱和适生范围广泛的生态分布后,提出了采籽、挖草皮铺建人工草坪的经济值和生态效益,并建议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好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孕育和维持了较高和独特的软体动物多样性。尽管有关该湖软体动物的调查较多, 但多分散于各文献中。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2013-2018年), 系统评估了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 解析驱动群落格局演变的关键因子, 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共记录2纲5目14科33属87种(腹足纲41种, 双壳纲46种), 其中本调查记录54种, 隶属于2纲5目12科31属, 包括腹足纲22种, 双壳纲32种。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近危和受威胁等级物种21种, 包括腹足纲4种和双壳纲17种。调查区域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3.1 ind./m 2和279.3 g/m 2。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大沼螺(Parafossarulus eximius)、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卵河螺(Rivularia ovum)。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 dbRDA)结果显示, 局域环境因子(底质类型、水深、pH、总溶解固体和总磷)制约软体动物的群落变异。另外, 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如商业采砂、建坝和沿岸土地利用、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等)亦深刻影响软体动物的生存。这些人类干扰已导致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 可能造成一些特有物种的局域性灭绝。为了恢复和保护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资源, 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包括管控合法的挖沙业和取缔非法挖沙业、禁止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维持水文的自然节律、恢复沿岸自然湖滨带和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排入等。我们呼吁尽快在南洞庭湖区建立软体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该湖区(可能是整个洞庭湖)残存的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