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胭脂鱼,Cycleptinae亚科,Myxocyprinus属,是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大陆唯一分布的单型属、种[1],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流域。由于人类的破坏,目前中国胭脂鱼野生种群近于灭绝,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由于中国胭脂鱼的物种及分布区域的独特性,使得其在亚口鱼科鱼类的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亚口鱼科鱼类的研究主要是在线粒体DNA层次,如以线粒体DNA的控制区和DN5/6基因为分子标记,调查胭脂鱼种群间、种群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以阐明其多样性衰退的程度[2—4],…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方式治疗复杂鹿角样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 80例我院治疗的复杂鹿角样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经皮肾镜 +针状肾镜 (needle-perc) 的方式清理结石,B组以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flexibleureteroscope,F-URS)的方式清理结石,术后收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时间,单次穿刺成功率,单位结石量手术时间,清石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完全清石率等参数评估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一期完成,主通道穿刺时间 A组(6± 1.62)min小于 B组(10±3.25)min(P<0.001)。单次穿刺成功率 A组(38/40)优于 B组(32/40)(P<0.05)。主通道清石时间 A组(40.94± 8.09)min和 B组(37.29± 4.19)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处理时间 A组(34.37± 6.68)min小于 B组(49.55± 11.62)min(P<0.05),主通道结石清石效率 A组(0.27± 0.05)cm3/min和 B组(0.26± 0.06)cm3/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清石效率 A组(0.05± 0.01)cm3/min高于 B组(0.03± 0.01)cm3/min(P<0.05)。术后并发症及完全清石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标准通道的辅助手段,needle-perc和输尿管软镜能很好的完成残石的处理,同超声定位穿刺相比较,可视穿刺花费时间更短,穿刺单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相对于软镜处理残石,needle-perc有更高的清石效率。两种方法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清石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胭脂鱼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采自长江宜昌江段和清江的8尾中国胭脂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研究发现该种具有脊椎动物线粒体控制区的一般结构,在获得的958bp的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出32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0.033。核苷酸的变异位点除一个为缺失外,其余全部为碱基转换。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55-365bp高变异区,而其他区域突变稀少,个体的变异在0-1.36%之间,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多态性差异。中国胭脂鱼的线粒体控制区的变异远大于美国胭脂鱼(Moxostoma robustum)的0.016。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研究斑马鱼的分子分类与系统发育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用细胞色素b特异性引物,对长尾斑马鱼、短尾斑马鱼、豹纹斑马鱼、食蚊鱼和青石斑鱼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的团头鲂、青鲻鱼、草鱼、金桔鱼的细胞色素6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长度为426bp的细胞色素b同源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是:26.7%A,26.1%c.16.6%G.30.5%T,密码子第三位点的碱基组成存在较大的偏倚,G的含量仅占6.4%。长尾斑马鱼、短尾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之间细胞色素b DNA序列变异很小,相似性高于99%。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豹纹斑马鱼先与长尾斑马鱼聚在一起,再与短尾斑马鱼聚为一组。本研究结果支持Frankel和David等人认为豹纹斑马鱼应该是Danio rerio的一个亚种,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羊布鲁氏菌L7/L12蛋白进行了表达和纯化。首先从布鲁氏菌M5基因组中克隆L7/L12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MD-19T载体,转化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PCR鉴定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对其进行双酶切,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L7/L12并利用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羊布鲁氏菌L7/L12基因片段大小为375 bp。SDS-PAGE检测蛋白大小为13 kD,与预测值相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免疫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6P-1-L7/L12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L7/L12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具有免疫反应。本实验为下一步研究蛋白功能及布鲁氏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是常用的安全性较高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酵母细胞内存在翻译后糖基化修饰过程,对其糖基化修饰系统进行改造可用于生产人源糖蛋白。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消除酵母特有的内源糖基化反应、引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糖基化类型等方法对酵母糖基化路径进行改造。近年来许多研究通过对酵母菌株糖基化位点突变、基因缺失等方法对酵母糖基化系统进行改造,探究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这为利用酵母生产治疗性蛋白和新型糖基化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综述将对近年来酵母糖基化改造成果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大鳞副泥鳅的受精卵为材料,温度处理诱导大鳞副泥鳅同源三倍体,获得三倍体的胚胎和幼鱼。通过受精细胞学观察,初步提出了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过程中,染色体加倍的几种细胞学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胭脂鱼种群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采用RAPD和PCR—RFLP技术,分析了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的遗传结构。5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有3个引物显示了多态,宜昌、金口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274、0.9313,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为0.9000。12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两群体线粒体DNAND-5/6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仅内切酶Ncil的酶切图谱显示了多态,基因型间的核苷酸序列歧化距离为0.23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分析表明,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群体之间表现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属物种的RAPD分子鉴定及杂种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使用20个随机引物研究了4种黄颡鱼的RAPD图谱,其中6个可以用来准确鉴别4个种,分别是S1、S2、S5、S7、S8、S17。同时也分析了4种黄颡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发现种间遗传距离D值在0.5000左右波动,黄颡鱼-叉尾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之间的D值最小,分别是0.4816和0.4017。聚类图显示,黄颡鱼和叉尾黄颡鱼属同一分支;瓦氏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属另一分支,说明它们之间分别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另外,采用黄颡鱼作母本,瓦氏黄颡鱼作父本,获得了杂交F1代,对F1代进行RAPD分析,发现了杂种遗传图谱的三种变化情况:叠加、叠加-变异、叠加-弱化,表明F1代DNA多态性增强,杂合性提高,预示着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斑鳜种内遗传多态性以及与翘嘴鳜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属鲈形目、酯科、酯亚科,种类繁多。有长体鳜、波纹鳜、斑鳜、无斑鳜、暗鳜、大眼鳜、翘嘴鳜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1],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对其报道多集中在水产养殖方面,而从遗传学和DNA角度进行分析的报道较少,本文用RAPD技术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S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