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天性免疫监视机制的核心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病毒分子诱导抗病毒防御,使宿主免受感染。PRRs表达在不同类型细胞的不同细胞区室,包括细胞膜、内体膜、溶酶体膜和胞质。病毒进入细胞区室后将被一个或多个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并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对细胞质内模式识别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RIG-I)-like receptors,RLR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s,NLRs)、DEXDc螺旋酶受体(DLRs)及最近发现的DNA模式识别分子——DAI(DNA-dependent activator of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s)识别病毒核酸并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在维持细胞存活、更新、物质再利用和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大量新的自噬相关基因,同时发现自噬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抗病毒作用:自噬可以将胞质中的病毒转运到溶酶体中,降解病毒;也可以将病毒核酸转运至胞内感受器上激活天然免疫;还可以将病毒抗原递呈给MHCⅡ类分子激活适应性免疫。自噬参与胞内微生物感染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自噬能够降解入侵的微生物,即以异源吞噬(xenophagy)的方式清除胞内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能够通过某些机制逃避自噬而利于自身存活。本文就细胞自噬及其与不同病毒感染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实验动物对生物学和医学的重要性凸显.我国的实验动物组织机构和法规条例建设逐步完善,但与国际水准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应当重视和加强我国实验动物的研究,如实验动物标准化,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动物福利,3Rs技术以及实验动物的产业化,以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本实验室研究构建的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在模拟动物肠道内稳定性,对重组菌株的培养条件、蛋白表达和质粒携带以及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能够保持其蛋白表达的稳定性及重组质粒的稳定性;模拟胃肠道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能够耐受胰蛋白酶溶液、0.1%的胆汁及在含有胃蛋白酶pH 1.5的盐酸存活1 h和在pH 2.5的盐酸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