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1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依据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蛹的形态特征快速、无损、准确鉴别雌雄个体,对其头部、胸部、腹部和体色外部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解剖生殖系统验证准确性.结果表明:以春尺蠖蛹的胸部和腹部特征识别雌雄准确率明显高于头部和体色特征,识别率可达100%.首先,雌蛹第8腹节腹板前缘中部具有\"Y\"型沟,与第7腹节腹板后缘形成倒三角状,而雄蛹无此特征.其次,雌蛹生殖孔与产卵孔连接形成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而雄蛹第9腹节腹板中央有一纵裂缝的生殖孔,两侧各有半圆状瘤状突起.最后,雌蛹的胸部背板各节间相对长度均小于雄蛹,而雄蛹中胸背板最宽,其后缘明显向外凸起.因此,春尺蠖蛹胸部或腹部特征可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别雌雄性别. 相似文献
3.
为优选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中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采用Folin-Ciocalteus比色法对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照品在浓度为1~1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2.406x-0.012,R=0.9994),有柄石韦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5%乙醇,料液比1∶10(W/V),超声提取60 min,超声提取温度75℃,总多酚提取率为21.47 mg·g-1。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电镜对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20个品种的叶表皮细胞、气孔器进行了观察,对叶形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姜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主要有正六边形、长六边形和不规则六边形3种类型。气孔器均为平列型,气孔器的宽度为21.5-31.0μm,气孔器指数为1.75-8.22,叶形指数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表皮的这些特征为确定品种间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体体液的pH值常稳定在7.35—7.45范围内,平均为7.4。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衡定,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就体液酸碱平衡的维持做一简单介绍。缓冲系统缓冲系统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缓冲系统都是由几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所组成,每一“缓冲对”又都是由一种弱酸和这种弱酸的碱性盐组成。人体组织和血液内的缓冲系统可分为三类: 1.碳酸氢盐系统包括 NaHCO_3/H_2CO,(存于血浆内)和KHCO_3/H_2CO_3(存于细胞内)。 2.磷酸盐系统包括 Na_2HPO_4/NaH_2PO_4 相似文献
6.
【目的】葡聚糖酶是饲用添加剂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旨在从湖羊消化道微生物中挖掘性质优良的GH9家族葡聚糖酶基因,用于研发新型饲用酶制剂。【方法】从湖羊瘤胃微生物cDNA中扩增IDSGLUC9-2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研究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和底物水解模式。【结果】IDSGLUC9-25基因编码527个氨基酸,包含一个CelD_N结构和一个GH9家族催化结构域;重组蛋白rIDSGLUC9-25分子量约为62.7 kDa,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6.0,在30-50℃下活性较高,在pH 4.0-8.0范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经pH 4.0-8.0缓冲液处理1 h后残余活性均大于90%;底物谱分析表明,rIDSGLUC9-25能催化大麦β-葡聚糖、苔藓地衣多糖、魔芋胶和木葡聚糖,比活性分别为(443.55±24.48)、(65.56±5.98)、(122.37±2.85)和(159.16±7.73) U/mg;利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水解产物发现,rIDSGLUC9-25降解大麦葡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64.19%±1.19%)和纤维四糖(占总还原糖26.24%±0.12%),催化地衣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78.46%±0.89%)。【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来自密螺旋体属细菌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IDSGLUC9-25 (EC 3.2.1.4),能高效催化多糖底物生成纤维三糖和纤维四糖,为研发饲用酶制剂和制备低聚寡糖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新型人白细胞介素-2(IL-2-ser-125)进行了精制和纯度指标的鉴定。蛋白质N端序列分析表明产品中l/3部分N端缺失Met,这种微观不均一性在等电聚焦和毛细管电泳中有所反映。此外,对新型人IL-2的含点突变残基的多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确由Cys-125突变成ser。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坡向撂荒草地植物群落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4种不同坡向的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并运用幂乘方法则分析了群落的空间异质性和种群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铁杆蒿在不同坡向均有分布,为群落优势种;其他物种在不同坡向群落中的地位及对群落空间格局的贡献不同.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且聚集程度大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群落空间异质性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优势种铁杆蒿、亚优势种达乌里胡枝子和长芒草,以及少数伴生种如猪毛蒿、臭草的相对空间异质性指数大于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指数,使群落趋于集群分布;多数伴生种如芦苇、苦荬菜、白羊草的相对空间异质性指数与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指数相近,它们与群落自身分布状态一致;刺儿菜、米口袋、茭蒿等偶见种的相对空间异质性指数小于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指数,降低了群落的聚集程度.综上,群落的聚集程度主要由优势种、亚优势种和偶见种共同决定,其中优势种、亚优势种和部分伴生种促使群落呈聚集分布,偶见种则降低了群落的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10.
家蚕NPV SOD基因序列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PCR 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SOD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证明了Bm NPVSOD基因产物确有SOD活性, 其活力单位约为576 u/mL 培养液。DNA 测序结果表明Bm NPV SOD 基因编码151 个氨基酸, 与人的SOD1 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6 % , 与AcNPV 拟为的SOD基因同源性为97 .2%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