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鸡形目是一个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鸟类类群 ,其保护工作受到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广泛关注。作为世界上鸡形目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加强该类群鸟类的保护工作不仅是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家林业局“十五”期间将要实施的《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对我国鸡形目鸟类的多样性、特有性和分布特点进行了阐述 ,对该类群的濒危状况和致危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以及科学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在该类群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探讨了目前保护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1年和2002年冬季,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雄鸟的冬季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对遥测位点超过30个的5只雄性个体的研究表明,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面积为10.03±1.17hm2(最小凸多边形法,MCP)、8.60±0.35hm2(90%调和平均转换法,90%HMT)和9.50±1.90hm2(95%固定核法,95%FK),明显小于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核心区面积为1.88±0.37hm2。核心区的栖息地组成在个体间变化较大,但主要是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和灌丛。在研究区尺度上,白冠长尾雉雄鸟对栖息地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在活动区内则是随机利用栖息地。乔木胸径、灌木高度、2.0m层盖度及灌丛与森林的距离对雄性白冠长尾雉冬季的栖息地选择有重要影响。根据本项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管理中首先应加强对现存栖息地的保护,同时应通过适当的造林来扩大栖息地面积,此外还要注意对大面积的现有灌丛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笼养环颈雉性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颈雉求偶炫耀有四种常见类型,即点头炫耀,侧炫耀,振翅鸣叫和追逐,各种类型求偶活动的强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剪尾和缩短距长都可使雄鸟的求偶频率下降,雌雉选择配偶受雄鸟所在笼舍条件及雄鸟某些身体特征的影响,条件较好的笼舍中的雄鸟往往具有较多的配偶,剪短雉鸟的尾羽对雌鸟的配偶选择无明显影响,而缩短距长则对雌鸟的择偶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导致雄鸟配偶数的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6.
7.
8.
家兔供体细胞的发育周期与重构胚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血清饥饿法处理体外培养的兔子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将其作为供体细胞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构建重构胚胎。检查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重构胚的融合率、分裂率和着床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在0.5%的情况下,G0/G1期的细胞比例由正常培养条件下(培乔液中含有10%FCS)的73.2%明显地增加到86%以上。饥饿1~3天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构建重构胚时,可明显提高重构胚的融合率,但是不同的饥饿时间其融合率并无显著的差异。饥饿处理可明显增加重构胚的分裂率,以饥饿处理3天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所进行的濒危动物再引入的状况,探讨了再引入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作用及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在我国开展再引入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