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1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社群条件下雄性布氏田鼠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实验室内观察了布氏田鼠雄性个体之间在3 种不同社群条件下(社群1:2 只雄鼠;社群2:2 只雄鼠与1只非动情雌鼠,社群3:2 只雄鼠与1 只动情雌鼠)的相互行为,结果显示:(1)在嗅闻行为上,不论优势雄鼠还是从属雄鼠在3 组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它们的嗅闻频次都是在社群3 中最少、在社群2中居中,在社群1中嗅闻频次最多;(2)在攻击行为频次上,不论是优势雄鼠还是从属雄鼠在3 组中都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上跳频次上,优势雄鼠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属雄鼠在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 在自我修饰行为频次上,不论是优势雄鼠还是从属雄鼠,在3 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在相互友好行为上,3 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群2 中的雄性之间的友好行为频次最高,社群3 中次之,社群1 中最低。结果表明,雄性之间的攻击行为并不因为雌性的存在而增强,反而会可能减少,我们推测这可能因为雄性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社群探究和交配,从而减少了雄性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抗体快捷特异方法,本研究首先分别构建含FAdV-4纤突蛋白Fiber-1和Fiber-2的两个重组杆状病毒rBv-Fiber-1和rBv-Fiber-2。在利用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杆状病毒分别高效表达Fiber-1和Fiber-2蛋白的基础上,以Ni柱纯化蛋白,并作为特异性识别FAdV-4抗体的包被抗原构建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间接ELISA仅特异地检出FAdV-4阳性血清,而不与Ⅰ群其他血清型禽腺病毒及其他禽源病毒阳性血清反应。间接ELISA检测灵敏度高于常规IFA方法,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临床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可有效检出感染FAdV-4或免疫FAdV-4灭活疫苗的鸡群中抗Fiber抗体,且检测结果与BioChek商品化ELISA试剂盒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Fiber蛋白及基于表达产物所构建的间接ELISA方法在FAdV-4感染预警和免疫评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肾细胞癌并行肾癌根治术患者70例,其中42例患者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纳入微创组;28例患者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与肾功能、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较短,术后下床走动时间、术后停止禁食时间较早,手术出血量、手术费用较少(P0.001)。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WBC、CRP水平较低(P0.001)。微创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0,P=0.032)。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较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有疗效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从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中克隆到与高粱(Sorghum bicolor) SbMATE最相似的同源基因OsMATE,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OsMATE在水稻不同组织、不同非生物胁迫以及抗铝和铝敏感水稻品种中的表达。结果表明,OsMATE在水稻根和叶中表达非常低,叶鞘中几乎没有表达;铝、镉、砷、盐、铁、PEG6000、百草枯和ABA等非生物胁迫都可以诱导水稻根OsMATE的大量表达,而在水稻叶中,只有砷、盐和PEG6000可以少量诱导OsMATE的表达;并且铝毒胁迫下抗铝品种根中OsMATE的表达明显高于铝敏感品种。这说明非生物胁迫下OsMATE在水稻抗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FOXO3a(forkhead box O3a)的活性改变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携带突变激活FOXO3a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TM(triple mutant)-FOXO3a和阴性对照腺病毒载体Ad-GFP体外感染人脐血来源的EPCs。观察EPCs形态学改变,CCK-8分析转染后EP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FOXO3a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kip1以及CDK2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了的2种腺病毒相关载体被成功转染。形态学改变方面,Ad-TM—FOXO3a组EPCs细胞生长缓慢,集落不明显;Westem blot和CCK-8结果显示,Ad-TM—FOXO3a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Cs增殖被抑制,FOXO3a与p27^kip1蛋白过表达,CDK2表达下调。结论:FOXO3a可能通过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下调CDK2表达,以抑制EPCs增殖。 相似文献
6.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IUCN列为近危(NT)物种。黑颈鹤越冬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贵州省西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中南部, 还有少部分分布于不丹。对黑颈鹤这一高原鹤类的越冬分布与数量展开调查, 有助于了解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掌握全球黑颈鹤越冬种群分布与数量现状, 我们于2022年1月至3月初在中国新疆、西藏、云南、贵州以及不丹, 基于历史分布位点与当地居民观测记录, 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黑颈鹤越冬分布及种群数量开展调查。结果表明: (1)青藏高原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为11,812-11,895只, 云贵高原为5,577-5,715只, 综上目前全球黑颈鹤总数约为17,389-17,610只, 较2020年中国同步调查数据与不丹调查数据的总和增加了11.81%-13.23%; (2)新疆且末县吐拉牧场为新发现的黑颈鹤越冬地, 这一发现将黑颈鹤越冬地的北限从30° N拓展至37° N。基于本次调查及以往文献, 我们建议将黑颈鹤西藏越冬种群划分为日喀则越冬种群、拉萨-山南越冬种群和林芝越冬种群。 相似文献
7.
利用监控录像以及特定行为记录的方法,研究了雄性等级对布氏田鼠气味选择和个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气味选择还是个体选择,雌鼠动情状态不影响对雄鼠的选择频次,但是动情雌鼠在自我修饰行为频次上高于非动情雌鼠。此外,在气味和个体选择的优先权方面,动情雌鼠更多的优先选择优势雄鼠的气味和个体并与之交配,而非动情雌鼠更多的先选择从属雄鼠的气味和个体。总之,不论是气味选择还是个体选择,布氏田鼠不仅受到被选择雄鼠的地位影响,还与雌鼠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桑菊合剂为医院制剂,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鱼腥草等中药经乙醇提取制成,为完善大桑菊合剂的制备工艺,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①实验设计: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各因素均取3水平,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制备工艺。②含量测定方法:以大桑菊饮合剂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03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此作为筛选大桑菊合剂最佳制备工艺的重要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不浸泡,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大桑菊合剂的中药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人群DNA酶Ⅰ基因多态性特点及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酶Ⅰ(DNase Ⅰ)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频率、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83名体检者及260名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DNA酶I基因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位点A2317G及4内含子56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HumDNI)的多态性.结果:AMI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到3种A2317G基因型及10种HumDN1基因型,其中A2317和HumDN13是AMI及对照组中分布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但两组中A2317G、HumDN1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酶Ⅰ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山杉(Taxodium ‘Zhongshansha’)具有极强的耐淹性, 但其耐淹机理仍没有明确。该研究以‘中山杉118’ (Taxodium ‘Zhongshansha 118’)幼苗为对象, 在经过93天不同水淹处理(对照、水浸、浅淹、深淹)后测定中山杉叶片和根系的无氧呼吸酶活性、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生物量以及根系活力,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初步探索了中山杉的耐淹性。结果表明: 长期水淹使中山杉叶片与根系中3种无氧呼吸酶(乙醇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加, 且叶片与根系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乳酸脱氢酶活性, 中山杉的根系和叶片是通过加强以酒精发酵为主的无氧呼吸适应长期缺氧环境; 不同水淹处理的叶片中3种无氧呼吸酶活性均高于根系, 叶片对缺氧环境更加敏感; 中山杉叶片和根系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水淹深度的增加显著增加, 根系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叶片, 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叶片; 中山杉根系淀粉含量高是其能够长期忍受水淹的重要原因, 且中山杉适应长期水淹的策略为忍耐型; 经受长期水淹后中山杉根茎结合部长出气生根及茎基部膨大, 同时根系外壁的木质化能将根系与外部水淹环境隔离, 具有很强的耐淹性, 可作为湿地生态修复、消落带生物治理的优良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