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篇 |
免费 | 203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6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耀伟张伟沈敏李欢高磊杨井泉刘守仁甘尚权王新华 《生物技术通报》2013,(10):103-108
绵羊尾(臀)脂性状是重要耐逆性状,其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不清。旨在研究绵羊脂尾(臀)沉积脂肪的分子遗传机制,以最近文献报道的7号染色体一处SNP位点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该位点在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哈萨克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模型分析其与尾(臀)脂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号染色体46765080位点的G等位基因高频出现在表型分值较高的臀脂型阿勒泰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在长瘦尾绵羊品种中高频出现;等位基因频率G/A的比值与尾臀表型分值相关性模型表明G/A比值随着尾臀表型分值增加呈指数增长。以上结果表明,绵羊7号染色体46765080位点在尾(臀)脂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该SNP位点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由于军事环境的改变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恐怖已成为本世纪极大的威胁。采用新技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是生物反恐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型纳米乳剂的概念、特点及在生物恐怖防护中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2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1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8例和干预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53例。在观察分析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2周、3周及出院后4周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遵医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临床药物治疗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护理后2周-3周及出院后4周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总有效率、遵医嘱等方面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骆驼生活环境中水生双翅目昆虫的调查研究,以明确其种类的组成和分布。【方法】于2014年5-9月利用网捕法,调查了阿拉善骆驼生活环境水生双翅目昆虫。对鉴定的吸血种类的COI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共发现水生双翅目昆虫21科41属47种,其中有16种为内蒙古地区新记录,12种为吸血种类,长角亚目、芒角亚目和短角亚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水生双翅目昆虫总数的49.3%,43.5%和7.2%。分子数据分析显示,12种吸血水生双翅目昆虫的COI基因序列一致性在75.9%~97.3%之间,不同科之间大部分水生双翅目昆虫差异显著,科内不同属间差异也较明显。【结论】本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内蒙古骆驼生活环境水生双翅目昆虫的种类,特别是吸血种类,为后期骆驼福斯盘尾丝虫病传播媒介种属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体抗凋亡蛋白GAAPs(Golgi anti-apoptotic proteins)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是动物细胞中抑制胁迫诱导凋亡的BAX inhibitor-1类因子。反向遗传学研究表明,拟南芥GAAPs也能够抑制ER胁迫诱导的细胞死亡。为进一步在蛋白质水平研究GAAP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通常使用基因融合标签的表达转化植株,但要考虑所使用的标签是否影响蛋白的功能。为此,我们分别构建了GAAP1和GAAP4的N末端融合e YFP、无e YFP标签的拟南芥过量表达转化子。通过检测e YFP-GAAP1/GAAP4以及gaap1突变体对ER胁迫敏感性,发现e YFPGAAP1/GAAP4过量表达与gaap1突变体类似,ER胁迫下的存活率降低,细胞死亡增强。定量PCR分析表明e YFPGAAP1过量表达抑制急性或长期ER胁迫下未折叠蛋白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GAAPs的N-端融合e YFP标签影响其在ER胁迫抗性以及抗细胞死亡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被毛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保温功能对动物适应寒冷环境意义重大。为了探讨北极狐(Alopex lagopus)在被毛性状上如何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对大兴安岭漠河地区人工养殖北极狐的背中部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的长度、毛根细度、毛干细度以及毛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毛束密度、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1mm2内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总面积等14个性状因子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北极狐绒毛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绒毛的长度、毛根细度和毛干细度均小于上层绒毛,上层绒毛长度与直针毛接近,直针毛长度与上层绒毛、下层绒毛长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毛密度与毛束密度极度正相关(P0.01),但与毛根细度、毛干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和1mm2内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总面积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的相关性较小;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受毛根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和毛束密度的影响较小。北极狐不是通过降低毛细度的方式来增加毛密度以加强保温功能,而是通过改变被毛在皮肤内的分布格局来增加毛密度,以及将有髓质的绒毛分为上下两层来改变被毛空间结构这两种策略提高被毛内静止空气的量以加强保温功能,进而适应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试验旨在筛选引导表达外源木聚糖酶基因高效分泌的信号肽,为枯草芽胞杆菌木聚糖酶高效分泌表达系统提供元件.[方法]构建信号肽筛选载体,载体是以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枯草穿梭载体为基本骨架,目标蛋白为耐碱性木聚糖酶,可在麦芽糖启动子Pglv诱导下表达.从枯草芽胞杆菌A1747基因组中扩增获得24个Sec途径信号肽,并将其全部链接到至筛选载体上,并在枯草芽胞杆菌WB700中实现表达分泌.重组菌在3%麦芽糖诱导下培养24h后用DNS法测定上清酶活.[结果]成功构建信号肽筛选载体pGPSX及24个表达载体,实现木聚糖酶表达分泌.且不同信号肽对于引导外源木聚糖酶分泌能力不同,其中YnfF信号肽引导分泌目标蛋白效率最高,上清酶活为37.2IU/mL.[结论]试验证明在枯草杆菌中对外源蛋白进行信号肽筛选是提高其分泌的有效途径,并获得了针对木聚糖酶高效分泌信号肽YnfF. 相似文献
8.
9.
阿哈湖深层水中微生物和硫酸还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空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了贵州阿哈湖深层水环境中总微生物、真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结果表明:该湖水中微生物总量为1.6×107个.L-1,真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52.9%,且微生物总量和真细菌数量垂直变化无明显差异。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活性微生物数量增加,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阿哈湖深层水体中有一定数量的硫酸盐还原菌存在。 相似文献
10.
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采用网格取样(20m×20m),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典型喀斯特洼地土壤有机碳(SOC)和速效磷(AP)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SOC和AP的半变异函数分别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块金效应对SOC和AP总变异的贡献分别为37.9%和49.8%,说明SOC主要受结构性因素控制,而AP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双重控制。SOC的分布呈明显的带状各向异性特征,在洼地的长轴方向具有较大的变程和较小的基台值,其全向半变异函数的相关距离为135.5m,与洼地不同种植类型地块的覆盖尺度基本相当。AP的分布特征与SOC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较大的漂移趋势,其相关距离为413.4m;但在分离漂移趋势后,其相关距离为167.4m,反映了不同地块间的施肥差异对AP的影响较大。喀斯特洼地SOC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和土地利用结构控制,而AP的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可能与施肥等因素的随机性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