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8篇
  34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为了研究人类胰岛素B链第26位的酪氨酸对胰岛素和受体之间的结合的影响,包括单独的氨基酸替换或化合物替换的不同的胰岛素类似物被合成,其中化合物替代的类似物的B链C末端都减少了4个氨基酸。在对它们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进行研究中,结果发现它们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没有丢失, HisB26类似物和N-MeHisB26类似物的结合能力与胰岛素相比改变不大,分别是胰岛素的72 %和107 %。N-MeGluB26类似物,AadB26类似物和Phe (4-carboxy) B26类似物的结合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分别是130 %, 234 %和160 %。  相似文献   
2.
依据本室获得的人TPO模拟肽序列,合成了该模拟肽的DNA序列,分别连接至4种不同长度的人IgG1 Fc基因片段的5′端,并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获得了4种重组工程菌,其中3种分别高效表达了3种不同长度的融合蛋白,而第4种工程菌未表达,表达的3种融合蛋白的分子量分别约为28kD,12kD和12kD。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左右,纯化获得了3种TPO模拟肽融合蛋白,3种融合蛋白均有较好的体外活性,维持TPO依赖细胞Ba/F3-mp1生长的EC50分别为:13,10,10nmol/L,用血小板减少症小鼠动物模型,测定了它们的体内活性,3种融合蛋白均有升高血小板和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功能,分别比TPO模拟肽活性提高了18,8,8倍,而对白细胞及红细胞无显著影响,分别用3种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均未刺激小鼠产生抗TPO模拟肽抗体,并显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兔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的诱导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兔血细胞内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诱导形成的研究,发现聚肌苷酸与聚胞苷酸双链复合物只能诱导单核型细胞产生2‘,5-OASE,而新城疫病毒(NDV)、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同时刺激PBMC和总红细胞中2’,5‘-OASE的上升。实验证明总红细胞中2’-5‘-OASE定位于网织细胞中,苯肼、NDV和EPO引起总红细胞中2’,5‘-OASE活性的增加与外周血中网织细胞的增加有直接关系。注射p  相似文献   
4.
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血清HBV复制标志阳性的慢乙肝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进行HBIG、无环鸟苷、干扰素联合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为无环鸟苷第一周按25~20mg/kg/d计后改17~15mg/kg/d×53天,共60天;人白细胞干扰素1×106U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1.0×106U肌注每周2次×6周,共10周;HBIG400U肌注隔日1次,共10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保肝”药物。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进行治后半年到2年追踪观察,结果近、远期HBcAg、DNAP、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近、远期HBcAg,HBV-DNA阴转率均达4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近、远期各有4例及2例HBsAg阴转,而对照组则无一例阴转,从近、远期综合抗病毒效应观察,治疗组全阴率分别为33.3%、44.4%,而对照组分别为3.79%及0%,P<0.01,治疗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对比单用无环鸟苷,全阴率31.8%;无环鸟苷加干扰素两药联合全阴率37.5%,均有所提高,达到44.4%,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丝状真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黄山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根据调查和统计,共有苔类植物28科、48属、11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该区苔类植物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光萼苔科Porell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耳叶苔属Frullania、羽苔属Plagiochila、光萼苔属Porella、鞭苔属Bazzania、细鳞苔属Lejeune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到40%和39.09%,北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为20%。无毛拳叶苔Nowellia aciliata(P.C.Chen&P.C.Wu)Mizut.和新绒苔Neotrichocolea bissetii(Mitt.)S.Hatt被列入我国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8.
沙枣是分布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野生树种,由于生长快,用途广泛,受到西北人民的欢迎,被称为"宝树"。根据已经查明的沙枣中有效化学成分,对新疆尖果沙枣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防腐性能。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新疆尖果沙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冷冻干燥分离技术、试管反应物颜色判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枣果实及其叶子水煎混合液(比例为10∶1)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机制,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 I建立一种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FQ—TRAP法。利用FQ—TRAP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都有变化,其中以ASODN,EGCG,AZT抑制效果较明显。结论:端粒酶FQ—TRAP法是一种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都较好,可快速、简便及定量检测人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尚勤  周开孝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2):120-120,109
研制了一种培养乳酸菌生产乳酶生的新型高产培养基,即503VPN培养基。该培养基无论固体或液体,其菌(?)产量都比已报道过的其他培养基(含对照)高出0.9-1.5倍。是生产乳酶生的一种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