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特有物种和关键物种,其挖掘觅食等活动行为直接影响本地高寒草甸的健康状况和持续发展。以有效洞口调查为代表的传统人工观察方法很难连续数天观察,造成可获取数据量小、效率较低,导致高原鼠兔行为生物节律研究数据采集困难。因此本文构建了融合图像自动采集、优化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和智能识别技术的高原鼠兔监测系统,可无接触、数字化、连续性监测高原鼠兔行为活动。首先,考虑高原鼠兔活动节律监测需求,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克旗河滩布局并划分了面积为25 m × 30 m的实验小区;其次,监测实验区域,获取高原鼠兔全周期活动节律数据;最后提出基于改进帧差法的高原鼠兔目标自动识别策略。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可在自然环境下完成高原鼠兔活动数据采集,基于改进帧差法的高原鼠兔目标自动识别策略精准率、召回率、F1值分别为87.20%、83.37%、0.85,可准确获取高原鼠兔详细的活动节律信息。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地面活动高峰期在10:00时和16:00时,夜晚无活动,属于白昼型动物。青藏高原鼠兔活动节律监测方法可有效提升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活动节律等相关研究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寒煤矿区植被恢复问题,选取木里煤田江仓矿区渣山不同年限(1、3、5年)覆土人工植被建植样地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恢复年限高寒露天煤矿区渣山植被与土壤特征。结果表明:与恢复1年相比,恢复3年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恢复5年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种子数量及幼苗高度与盖度均显著增加(P0.05);除土壤全钾外,土壤理化性质随恢复时间增长而改善(P 0. 05),土壤细菌数量下降19%(P0.05),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长(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pH值外,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之间相关性显著,土壤真菌、放线菌与土壤氮素、有机质及含水量显著相关(P0.05)。高寒地区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恢复滞后于化学性质。因此,为加快高寒露天煤矿区渣山植被恢复,在植被建植初期应施加足量有机肥并适时追施化肥。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