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正2013年9月13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壶瓶山主峰(30°06'53.2″N,110°47'14.7″E,海拔2 099 m),观察到2只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2013年9月23日、24日,先后又在顶坪瞭望塔上(30°02'57.6″N,110°31'22.6″E,海拔1832 m)、神景洞碑垭(30°03'34.9″N,110°31'22.6″E,海拔1711 m)共观察到8只白喉针尾雨燕。白喉针尾雨燕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台湾(赵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20个红外相机监测公里网格,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19,592个有效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1种和鸟类4目8科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和保护区新纪录兽类1种(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兽类以食肉目种类最多(9种),其次为鲸偶蹄目(6种)和啮齿目(5种)。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红腿长吻松鼠、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的前5位。鸟类以雀形目的种类最多(25种),其次是鸡形目(5种)和鴷形目(2种)。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居于鸟类的前3位。此外,本文对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红腿长吻松鼠、毛冠鹿、野猪和小麂等常见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和年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保护区内地栖大中型兽类和鸟类的本底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2011年4月~2013年4月,作者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种群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6种雀形目鸟类,经鉴定为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灰蓝姬鹟(Ficedula tricolor)、光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淡绿贝鸟鹛(Pteruthius xanthochlorus)、点胸鸦雀(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高山短翅莺(Bradypterus mandelli),均为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正自原始描述发表以来,刘氏链蛇(Lycodon liuchengchaoi Zhang,Jiang,Vogal,Rao,2011)仅已知分布于四川(中部、西北部)(Zhang et al.2011)、陕西(南部)(彭丽芳等2014)、安徽(Zhang et al.2015)及浙江(彭丽芳等2017)四省。2016年7月21日,作者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落叶阔叶林(110°47′23.45″E,30°03′42.27″N,海拔1 421 m)采集到雄性成体蛇类标本1号(标本号:20160721303,图1),标本保存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