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7篇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是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历史分布区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华穿山甲曾广泛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但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其甲片被作为贵重的中药材原料,加之地下野味市场的需求,大量非法捕猎使得我国野生穿山甲经历了剧烈的分布区缩减和种群下降.目前,中华穿山甲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  相似文献   
2.
根据形态特征比较,浙江丽水所采集的异角蟾标本应属一新种——丽水异角蟾Xenophrys lishuiensis Wang,LiuJiang,sp.nov.。正模标本:WYF00164,雄性成体,2016年5月20日采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葑垟林场附近(28°11′51.72″N,119°49′2.28″E,海拔1 100 m);配模标本:WYF00169,雌性成体;副模标本:12♂♂(WYF00165~WYF00168,WYF00171~WYF00178),2♀♀(WYF00170和WYF11011),均与正模同时、同地采集。正模和配模标本,以及8号副模标本(WYF00165~WYF00168,WYF00171~WYF00173,WYF11011)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其余6号副模标本(WYF00170,WYF00174~WYF00178)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丽水异角蟾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型小,雄性体长30.7~34.7 mm,雌性体长36.9~40.4 mm;2)头长略大于头宽;3)无犁骨棱,无犁骨齿;4)舌游离端无缺刻;5)掌突2个;6)胫长不及体长之半;7)趾间无蹼,趾侧无缘膜;8)背部具\"X\"形斑块,或\"X\"形斑中间断开,色斑粗,边缘清晰且镶浅色边;9)头背三角形斑与体背斑块不相连;10)雄性肩部具不显著的浅色半圆斑;11)雄性第一、二指背面具婚垫和极小而密集的婚刺,第二指婚刺较少。依据线粒体基因16S r RNA共397 bp序列以贝叶斯法构建异角蟾属14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包括新种丽水异角蟾在内的10个异角蟾属物种,以高支持率(后验概率98%)形成一个单系(支系B),其中,该种3个个体以高支持率(后验概率100%)形成一个单独的支系,与其近缘种淡肩异角蟾(X.boettger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3.9%,大于同属部分物种间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3.
依据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将采自浙江丽水的树蛙属物种订为一新种——丽水树蛙Rhacophorus lishuiensis Liu,Wang and Jiang,sp.nov.。新种丽水树蛙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型较小,雄性体长34.2~35.8 mm,雌性体长45.9 mm;2)鼓膜直径大于眼径之半;3)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伸贴体达眼后角;4)背面光滑,无明显疣粒;5)生活时背面绿色,无斑或散有稀疏的浅蓝绿色细点;6)咽喉部白色,虹彩黄色;7)雄性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基部具浅黄色婚垫。依据线粒体基因12S rRNA、tRNAval和16S rRNA共2 038 bp序列以贝叶斯法构建树蛙属41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新种丽水树蛙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并与绿背树蛙(R.dorsoviridis)支系以高支持率形成姐妹群(后验概率1.00),支长较长。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2种堇菜属植物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分别是福建堇菜(Viola kosanensis Hayata)和亮毛堇菜(Vio-la lucens W.Becker).  相似文献   
5.
东海浙江海域分布着5种海龟, 分别为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绿海龟(Chelonia mydas)、红海龟(Caretta 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 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 针对浙江海域的海龟种群现状调查较为缺乏。为此, 本研究通过搜集互联网平台上198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浙江海域海龟发现记录, 尤其是整合了短视频平台渔民上传的影像记录这一新颖来源的数据, 对浙江海域海龟种群现状进行评估。共搜集到互联网上浙江海域海龟报道109笔, 共计234只, 其中红海龟个体数占79.1%, 绿海龟占9.4%, 棱皮龟占6.0%, 太平洋丽龟占4.3%, 玳瑁占1.3%。5种海龟所有个体均为成体。同时, 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的记录案例数最多, 占总记录案例的66.1%, 占近10年所有记录案例的93.6%。本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海域红海龟数量最多, 绿海龟、棱皮龟和太平洋丽龟相对较少, 玳瑁最少。同时, 短视频数据从2020年开始急剧增多, 这提示短视频数据可能是未来海洋爬行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重要数据源。  相似文献   
6.
DNA甲基化在动物组织发育和分化等生物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fluorescence-labeled 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F-MSAP)技术分析了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脑、心、...  相似文献   
7.
8.
2018年7月11日,在浙江省龙泉市车辆检测中心空地内(地理坐标为119°06'57.49\"E,28°03'11.32\"N)发现1只蜷缩在石子草丛、失去飞行能力的活体黑褐色鸟类由于发现时鸟类身体状况差,尝试野外放生未成功,尽全力救护仍自然死亡,标本现存放于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标本号:20180632该种鸟类的鉴别特征十分明显(图1),经核对《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acKinnon et al.,2000)和《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马志军等,2018)等资料,确认是楔尾鹱Ardenna pacifica。进一步查阅资料,在《浙江动物志(鸟类)》(诸葛阳等,1990) X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中都没有楔尾鹱的分布记载,在其他有关文献和报道中仅上海(薄顺奇等,2012)、香港(香港观鸟会,2013)、海南和台湾有记录(郑光美,2017),因此,确认其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2016年8月24日,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葑垟林场(28°11′51″N,119.°49′2″E,海拔1 100 m)采得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雄性成体标本1号;2017年2月14日于同一地点采得蝌蚪标本10号。该物种为浙江省两栖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28日,笔者与宁波市镇海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在镇海区兴丰村渔塘(121°37′45″N,29°58′24″E)救助大型鸟类1只,经鉴定为红脚鲣鸟(Sula sula),通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和\"浙江鸟类名录更新\"(Chen et al.2012),确认为浙江首次发现。该鸟为红脚鲣鸟亚成近成鸟,初级飞羽和覆羽呈暗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