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评价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主要引进群体间遗传关系、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状况,研究利用12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以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分析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9个代表性引进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①群体间四种遗传距离[DA、DC、DSW和(δμ)2]同时表明,USA群体和EGY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A=0.2174,DC=0.4140,DSW=0.8769,(δμ)2=22.6904];DA和DC表明GD群体和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A=0.5851,DC=0.6789);DSW和(δμ)2表明USA群体与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SW=4.0907,(δμ)2=138.18]。② EGY群体和GD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小(FST=0.0326,RST=0.0337),XJF群体和LY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大(FST=0.2098,RST=0.2655)。所有成对群体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 < 0.05)。③群体间系统树显示,WY群体、GD群体、EGY群体和USA群体被聚为一类,BL群体、LY群体和EW群体被聚为一类,JNM群体和GLD群体被聚为一类,XJF群体位于独立的分支;贝叶斯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2类,XJF、BL、LY、EW群体被归入第一类,WY、GD、EGY、USA、GLD和JNM群体被归入第二类。分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支持了系统树和贝叶斯聚类分析的结果。④根据成对FST值和RST值估算的群体间历史基因流平均值分别为2.4427和2.1983。群体间近期基因流检测结果显示,各群体中发生第一代迁移的个体数在0-7个,占样本数的0-23.3%。总体而言,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基因流和近期基因流。研究结果为开展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闽江和漓江暗鳜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暗鳜(Siniperca obscura)在分类上的争议,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分析了闽江和漓江13尾暗鳜mtDNA控制区的序列差异。在长度813bp的同源序列中,共发现71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73%;定义了11个单倍型,其中闽江群体7个,漓江群体4个,两群体之间没有共享单倍型,且有37个鉴别位点。两群体间的核苷酸歧义度(Dxy)为5.421%±1.129%。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出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为0.852(P<0.001)。构建的NJ亲缘关系树中,闽江暗鳜和漓江暗鳜各自组群,明显分为两支。这些表明闽江和漓江暗鳜群体之间出现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其分化可能与南岭山脉的隆起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鳜类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鳜类为低等鲈形目鱼类,是东亚特有类群。然而,关于其系统位置、分类以及一些物种的有效性等尚有争议。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了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长体鳜、中国少鳞鳜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的序列。对比其他已报道鱼类控制区的结构识别序列,对鳜类鱼类控制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并找到了DNA复制终止相关的序列ETAS和中央保守区的保守序列CSB-F、CSB-E、CSB-D以及保守序列区的保守序列CSB1、CSB2、CSB3。几种鳜鱼间共有191个变异位点,其中,终止序列区的变异最高,占总变异的61.3%,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占总变异的38.7%。这一结果可为全面了解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特征提供资料。同时,利用高度变异的控制区序列,以鲈科和错科作为外群,使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这几种鳜鱼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鳜类为一单系类群,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长体鳜构成一支鳜鱼群,其中,鳜与大眼鳜为姐妹种;中国少鳞鳜为另一支少鳞鳜群;长体鳜未单独成一支,而是聚入鳜鱼群内,应更名为Siniperca roulei。研究结果支持将现生鳜类分为两个类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Ⅰ)对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生长性状的影响, 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翘嘴鲌IGF-Ⅰ全长14567 bp, 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其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98、160、182、36 和1360 bp。推测的阅读框为486 bp, 编码由161个氨基酸组成的IGF-Ⅰ前体蛋白。前体肽由信号肽、成熟肽、E肽三部分组成, 其中信号肽44个氨基酸, 成熟肽70个氨基酸, E肽47个氨基酸。成熟肽由B、C、A、D四个区域组成, 其中B结构域和A结构域的保守性最高, 在这2个区域包含由6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3个二硫键。翘嘴鲌B区域还包含保守的IGF-Ⅰ受体识别序列(PheB23-TyrB24-PheB25)。E肽的长度表明翘嘴鲌IGF-Ⅰ属Ea-2型。同源性分析表明翘嘴鲌与鲤科鱼类的IGF-Ⅰ编码氨基酸同源性较高, 为94%—100%, 但在聚类分析中翘嘴鲌并不是首先和鲌亚科的鱼类聚集在一起。Real-time qPCR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IGF-Ⅰ mRNA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 脾、心脏、精巢、脑次之, 肾、鳃、胃和卵巢中表达量较低。翘嘴鲌IGF-Ⅰ基因4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170、9364、251 和1746 bp。相对外显子来说, 种间内含子变异较大, 其中第三内含子变异最大。翘嘴鲌IGF-Ⅰ基因中包含6个微卫星, (GATG)5AATAT (ATAG)11位于第一内含子中, (CT)8、(TTA)5、(AC)13、(TG)12和(ATT)5位于第二内含子中。其中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 将它们在120尾同塘养殖的翘嘴鲌中进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转录调控特征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鳃中氯细胞的分布,及其不同盐度(0、10、20、30)胁迫对氯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氯细胞分布在鳃丝的鳃小片基部,根据其表面开口长度,可分为Ⅰ型(>6.5μm)、Ⅱ型(3.2~6.5μm)和Ⅲ型(<3.2 μm)3种亚型;不同盐度下氯细胞总数目变化趋势为盐度10<盐度20<盐度0<盐度30;从盐度0转移到盐度10后,氯细胞总数目减少,主要是由于Ⅰ型氯细胞数目显著下降;盐度20中的氯细胞数量高于盐度10,但不显著;盐度30中的氯细胞数量随Ⅲ型氯细胞数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盐度条件下Na+-K+-ATPase免疫反应性细胞均分布在鳃丝的鳃小片基部.本研究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可通过改变鳃氯细胞数量和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中的盐度变化,推测Ⅰ型氯细胞和Ⅲ型氯细胞分别在低盐、高盐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牙齿是肉食性鱼类重要的摄食器官。为探究鳜(Siniperca chuatsi)牙齿形态结构,采用解剖镜观察了鳜牙齿分布、形态与数量。并比较其与大眼鳜(S. kneri)、斑鳜(S. scherzeri)及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牙齿差异。采用茜素红染色、组织切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及红外光谱观察并检测了鳜牙齿结构、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鳜牙齿具上颌齿、下颌齿、犁齿、腭齿和咽齿。其中,上颌齿前端有犬齿,其余为绒毛状齿;下颌齿最内列有犬齿,其余为绒毛状齿;犁齿、腭齿、咽齿均为绒毛状齿。鳜和大眼鳜下颌齿列数为3列,斑鳜和中国少鳞鳜为4列。茜素红染色显示,犬齿和绒毛状齿外层均为透明的牙釉质,内层为包裹髓腔的牙本质;组织切片显示,牙本质结构疏松,内有许多孔隙;牙尖部分形成牙釉质帽;中央为髓腔,内有牙髓组织。扫描电镜显示,犬齿和绒毛状齿表面均由釉柱组成,釉质层有釉柱横纹。X射线能谱显示,犬齿和绒毛状齿主要元素都为碳(C)、氧(O)、氮(N)、钙(Ca)和磷(P)。红外光谱显示,犬齿和绒毛状齿主要无机成分为碳酸羟基磷灰石。结果表明,鳜牙齿较发达,上、下颌齿有犬齿,犬齿和绒毛状齿结构与组成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色彩图案作为最显著的外部形态特征之一,在动物生存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鳜(Siniperca chautsi)早期发育过程中这一形态特征变化,采用CCD-Adapter解剖镜对鳜早期(胚胎期至出膜40日龄)体表色素细胞种类与分布、主要图案(条、带、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对不同部位皮肤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胚胎期,最早观察到黑色素细胞,位于卵黄囊和油球,出膜前,头部出现黄色素细胞;出膜后,黑色素细胞发育最为显著,红色素细胞出现在眼球后部和躯干前部;5日龄后,黄色素细胞发育增加,鱼体各部位均有分布,黑色素细胞继续发育,图案形成开始。鳜早期色彩图案形成过程:(1)躯干纵带:5日龄,背部出现少量黑色素,14日龄,背鳍基部黑色素与腹部黑色素相连;(2)头部过眼条带:10日龄,鳃盖后上方黑色素明显增多,12日龄,眼球后部经鳃盖后上缘至背部前端的条带形成,17日龄,上颌至眼球前部的条带形成;(3)头顶条带:6日龄,头顶正上方黑色斑点增多,18日龄,头部上方黑色斑块分别向前、后延伸,23日龄,头顶正上方黑色条带基本形成;(4)躯干斑块:8日龄,尾部底端出现一个较小的黑色斑块,15日龄,尾柄前部出现3个不规则黑色斑块,25日龄,躯干中后部5个近圆形黑色斑块形成。结果表明,鳜胚胎期至出膜40日龄,体表出现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体色以黑色为主,主要条带或斑块在仔鱼5日龄后按不同方式逐渐形成,不同皮肤部位的色素层组成与分布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8.
色素细胞是皮肤图案形成的基础,为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皮肤图案区域色素细胞的种类、分布及排列特征,采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对鳜皮肤中图案区域、非图案区域及交界处皮肤的色素细胞进行显微及超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鳜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及虹彩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层和色素层。头部过眼条纹、躯干纵带、躯干斑块等图案区域皮肤表皮层与色素层均含有黑色素细胞,非图案区域仅表皮层含有少量黑色素细胞。躯干图案区域(纵带、斑块)皮肤色素层色素细胞分布层次明显,由外到内依次为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其中,虹彩细胞内反射小板较长,整齐水平排列;躯干非图案区域皮肤色素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其中,虹彩细胞内反射小板较短,无规则排列。头部过眼条纹色素层含有4种色素细胞,色素细胞数量较少,且无规则排列,其中,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颗粒较大。交界处皮肤色素层黑色素细胞数量向非图案区域一侧逐渐减少,虹彩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结果表明,鳜图案区域与非图案区域、不同图案区域的色素细胞分布与排列各不相同,本研究结果为鳜色素细胞图案化形成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鳜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cDNA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鳜(Siniperca chuatsi)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cDNA序列,并分析了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亲缘关系。鳜MSTN cDNA序列全长2627bp,包括5′端非翻译区117bp、3′端非翻译区1376bp和开放阅读框(ORF)1134bp,共编码377个氨基酸,含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鳜MSTN具有脊椎动物MSTN的共同序列特征,含有1个蛋白酶水解位点RARR和9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脊椎动物MSTN氨基酸序列的亲缘关系分析表明,鳜与其他鱼类聚为一支。RT-PCR分析表明,鳜MSTN在成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其中,卵巢、肾、眼、肌肉、心、脑、皮肤和胃中有表达,肝胰脏未见表达。  相似文献   
10.
白化家燕的发现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3年7月24日发现的白化家燕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该白化个体与正常个体进行了染色体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个体的核型,C带和Ag-NORs均基本一致,唯N0.8染色体不。同白化个体的No.8染色体为二态型,其中一条明显增大。文中对经原因进行了分析,家燕的白化可能是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也可能与N0.8染色体增大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