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鱼类脑结构及其与生态习性的相关性, 采用HE及Nissl染色法对健康性成熟宽体沙鳅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 宽体沙鳅脑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五部分组成。嗅叶为典型的“鲤型”嗅叶; 大脑视前核呈索状排列, 未见视前核大、小细胞群; 间脑乳头体及副错位核清晰可见, 血管囊及下叶发达; 中脑视盖由5层构成; 小脑发达, 由3层构成; 延脑分化出面叶和发达的迷叶。这表明, 宽体沙鳅视觉稍有退化, 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及运动中枢发达, 生活中主要依靠嗅觉、听觉、触觉、味觉觅食及逃避敌害。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获得受精卵,运用数码体视显微镜对杂交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拍照,并对杂交种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受精卵直径1.41 mm±0.16 mm,吸水膨胀后直径达1.91 mm±0.09 mm,半漂流性。25℃±0.5℃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历时25 h 50 min孵出。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27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全长4.71 mm±0.12 mm。经统计,杂交种受精率46.84%,孵化率72.84%,仔鱼畸形率8.62%,表明这两种沙鳅属间杂交表现出亲和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Wright-Giemsa染液联合染色方法,通过光镜对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外周血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切尾拟鲿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两种类型的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39.32%;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2.30%;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大小为(14.58±3.95)μm×(12.96±2.67)μm;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大小为(6.53±0.96)μm×(3.65±0.41)μm。此外,统计了红细胞密度为(1.68±0.39)×106/mm3,白细胞密度为(5.84±0.73)×103/mm3。  相似文献   
4.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对长江上游支流沱江资中段69尾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和长江干流宜宾段、南溪段及沱江资中段141尾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的10个常规可量性状与20个框架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主成分分析并不能区分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之间的形态差异; 依据二者在尾柄高、吻须长、D1-3(胸鳍基部起点至腹鳍基部起点之间的距离)、D7-9(臀鳍基部后末端至尾鳍基部腹部起点之间的距离)和D9-10(鳍基部腹部起点至尾鳍基部背部起点之间的距离) 等形态特征的显著性差异(P<0.05), 并结合其繁殖生物学特征, 认为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应为2个有效种。建议在使用框架性状度量评价物种有效性时需选择恰当的形态指标, 数据分析应结合物种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选择12对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于2011年采集自元江(红河上游中国江段)5个样点192尾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2-27个.各群体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NA)12.25-14.6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8.28-9.7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o.7765-0.8037,平均期望杂合度(HE)0.7761-0.808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7534-0.7843.元江鲤种群192个个体各位点NA、NE、Ho、HE、PIC分别为16.50、11.26、0.7927、0.8049、0.7966,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元江鲤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小,可作为一个种群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增殖放流要防止遗传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脊索动物都具有一个脑垂体或类似的结构,包括头索动物文昌鱼和尾索动物柄海鞘都分别具有一个与脑垂体具有功能同源性的哈氏窝或神经复合体。与其他的高等脊椎动物相比,硬骨鱼类脑垂体没有Rathke’s囊(拉克氏囊)、垂体门脉系统或动脉圆锥。因此,硬骨鱼类的脑垂体是研究脊椎动物组织器官进化的一个很好的模式器官。而脑垂体被认为是由一个具有化学感应的嗅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2005年6月,从嘉陵江收集雌性华鲮性腺材料,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卵子发育的特征。华鲮的卵子发生经过卵原细胞、核酸积累、皮层小泡形成、卵黄积累、成熟卵、退化卵几个时相。卵母细胞核酸时相初期,染色质明显向核膜内侧边缘聚集是卵母细胞早期发育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解剖学方法对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S. reevesae)、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小眼薄鳅(L. microphthalrna)脑的形态结构和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上述沙鳅亚科4种鱼脑的形态结构与真骨鱼类相似,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5部分组成。脑各部分结构在属内差异不显著,属间除相对大脑体积和相对小脑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外,其他部分均无显著差异。紫薄鳅和小眼薄鳅大脑及小脑体相对体积较大,可能与喜营流水生活,需具有较高运动协调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鱼类垂体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体是鱼类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鱼类生长、发育、生殖、渗透压调节等各种生命活动,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瓦氏黄颡鱼和岩原鲤脾脏被膜薄,仅由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纤维构成,脾小梁明显,红髓和白髓混合,无明显的分界,鞘毛细血管发达;瓦氏黄颡鱼脾小梁细而少,白髓中淋巴细胞密集,在靠近被膜的脾实质边缘区域密集的淋巴细胞形成外形类似淋巴小结的结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明显的巨噬细胞中心;岩原鲤脾小梁发达,伸入脾实质将脾脏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叶,白髓中密集的淋巴细胞较少,未见类似淋巴小结的结构,巨噬细胞分散存在,无明显的巨噬细胞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