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粗品肝素钠生产的原料控制硬件设施管理和环保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就该方面的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不编码蛋白质RNA的一种,它的长度一般超过200bp。最初这些LncRNA未发现有生物学功能,而被认为是基因转录的“噪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是一类新的功能性RNA,可以通过与蛋白质、染色质和其他RNA的相互作用来调节人体多种生物功能。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并且糖尿病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的研究显示LncRNA参与糖尿病的病理过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探究LncRNA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松萝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松萝酸于1844年第一次被分离出来,它已经成为研究最广泛的地衣物质之一。对于松萝酸的抗菌功能、化学性质及其在医药、环境监控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可见于各种外文文献的报道。美国、日本及德国的应用研究较多;而中国、智利、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等国仍然在致力于松萝酸的提取、抗菌、抗病毒等基础方面的研究。中文文献不多。目前发现松萝酸只存在于地衣中,在以下种属中较为丰富:树发属、石蕊属、茶渍衣属、松萝属、树花属及扁枝衣。  相似文献   
6.
植物数量性状变异的分子基础与QTL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数量性状变异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遗传操纵一直是植物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领域。DNA分子标记和QTL作图技术的发展以及拟南芥和水稻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植物数量性状分子基础的研究。现已克隆了拟南芥ED1、水稻Hdl、玉米Tb1、番茄fw2.2和Brii9-2-5等控制目标数量性状的基因。数量性状表型变异不仅源于多个数量性状基因(QTL)的分离.而且还受到内外环境的修饰。QTL等位基因变异与孟德尔基因变异具有类似的分子基础,即基因表达或蛋白质功能发生改变。通过分析已克隆的植物QTL的变异特征及分子基础,讨论了植物QTL克隆技术策略,并对QTL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增强UV-B辐射对麻花艽叶片的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青藏高原的特有植物麻花艽为材料,研究麻花艽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在UV-B处理初期,麻花艽叶片SOD、POD的酶活性都能增加,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POD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麻花艽叶片CAT的酶活性在UVB处理后下降明显,但作为清除叶绿体中H2O2的关键酶AP的酶活性表现为明显地增加趋势,说明在对麻花艽叶片增强UV-B辐射反应中AP起有着重要作用。MDA的含量随UV-B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表明UV-B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导致了对麻花艽叶片的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高山植物麻花艽(Uentiana straminea)为材料,在3个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定时测定处理和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的变化。结果显示:UV—B处理对麻花艽叶片的光合作用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该高山植物能很快地适应强UV—B辐射的处理。表明麻花艽这种青藏高原常见的高山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了适应UV—B辐射的特有生理机制。暗呼吸的实验结果亦表明:在3种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麻花艽叶片的呼吸作用从一开始就未受到抑制;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增加,UV—B辐射强度越高,呼吸强度越强;这可能是UV—B辐射并未引起麻花艽呼吸机构的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并以此结合单对细胞融合技术对细胞融合过程中微管骨架组织形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在聚乙二醇(PEG)诱导条件下,一旦细胞开始粘连,细胞内微管骨架便开始解聚。在细胞融合的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种解聚的状态,直到融合完成,在后续的培养中微管骨架才重新出现。在微管骨架呈解聚状态时融合产物不能完成与另外的细胞融合。实验揭示了细胞的再融合能力可能受细胞本身微管骨架状态的影响。该结果为解释高等植物如何避免多精入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并以此结合单对细胞融合技术对细胞融合过程中微管骨架组织形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在聚乙二醇(PEG)诱导条件下,一旦细胞开始粘连,细胞内微管骨架便开始解聚。在细胞融合的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种解聚的状态,直到融合完成,在后续的培养中微管骨架才重新出现。在微管骨架呈解聚状态时融合产物不能完成与另外的细胞融合。实验揭示了细胞的再融合能力可能受细胞本身微管骨架状态的影响。该结果为解释高等植物如何避免多精入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