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水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桃花水母的生活习性、形态、生理、分类、分布,讨论了桃花水母的研究意义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作为国家保护动物,其健康问题备受瞩目。为了维护大熊猫的肠道健康,本研究从大熊猫肠道内分离出适宜于大熊猫肠道环境的乳酸菌菌株,有望将其制成熊猫肠道微生物制剂,从而改善大熊猫肠道菌群环境。从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选取圈养与野生大熊猫的粪便,通过体外培养分离出9个菌株。分离菌株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过氧化氢产气、菌落形态观察等方法与技术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对这9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试验、耐胆盐试验、抑菌能力试验和产酸能力等测试,筛选出了3个适应性较强,有望制成调节大熊猫肠道内环境平衡作用的微生态菌剂的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J1、J2和J4分别为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eynei)和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有望被应用于大熊猫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碱法提取羊肚菌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四川北川羊肚菌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羊肚菌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对羊肚菌多糖得率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探讨提取温度(70、80、90、100℃)、提取时间(2、4、6、8 h)、碱液浓度(0.4、0.6、0.8、1.0 mol·L~(-1))、料液比(1∶15、1∶20、1∶25、1∶30 g·mL~(-1))对羊肚菌多糖得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 h、碱液浓度0.7 mol·L~(-1)、料液比1∶20(g·mL~(-1))条件下得到的羊肚菌多糖得率为5.39%。羊肚菌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和较好的还原能力,其IC50分别为0.468、0.208、0.022、0.014 mg·mL~(-1),抗氧化能力依次为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化后的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羊肚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经历了从《生物科学信息》到《生命科学》的过程,为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块学术交流的园地,并及时提供生命科学领域的各种信息。指导生命科学工作者的选题、研究、教学等工作,对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编辑部及编委全体同仁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值此《生命科学》创刊十周年之际;我对你们表示感谢。十年来,我阅读过《生命科学》杂志的大部分文章,总的印象是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还不很完善,报出几点改进的建议,供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过程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临床分离金葡菌X428为研究对象,在盖玻片上形成生物膜,分别于接种后的4、8、12、16、24和48h取出玻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多糖和细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取得了生物膜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的CLSM图像,4h时细菌在盖玻片上粘附形成小菌落,8h和12h细菌聚集成簇,多糖基质产生并逐渐增多,至16h形成成熟生物膜结构;24h和48h生物膜已经播散,其结构变小。结论: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生物膜形成过程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6个四川桑树品种为对象,对供试桑树品种进行连续的人工干旱处理,利用生理方法明确保护酶系(SOD)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进行超氧阴离子O_2~-·组织化学的可视化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SOD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超氧阴离子一直呈加重的趋势。6个桑树品种的SOD含量从正常到中度胁迫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明显的品种是九龙拐和湖桑32,上幅分别为62.7%和60.1%,其次是云桑1号和荷叶白一号上幅,分别为52.2%、58.2%,油桑和充桑的上幅为50.8%和47.4%,说明SOD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度胁迫之后SOD的含量与活性氧的水平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原因可能是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O_2~-·达到最大值且超出一定域值,从而导致SOD活性的降低。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超氧阴离子由叶脉向周围扩散,同时面积逐渐增大。其中,抗旱性强的品种湖桑32叶片表面茸毛比较长,且基部膨大,端部有明显的刺状突起,而抗旱性弱的品种荷叶白1号叶片表面茸毛比较细短且端部的刺状突起不明显,因此推测叶片表面茸毛的特性与抗旱性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纯化青藏高原东麓(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山豆根瘤菌,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从该地区高山豆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通过BOXAIR、16S rDNA-RFLP及PCA(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来分析高山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通过测定菌株的耐盐性、初始pH生长范围及生长温度范围来分析高山豆根瘤菌的抗逆性。【结果】从8个县12个采样点共分离纯化出22个菌株。22个菌株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聚成4个遗传群,在BOX-PCR分析中则聚成9个遗传群。高山豆根瘤菌16S rDNA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0.872。22个菌株分别属于Rhizobium(11/22株)、Mesorhizobium(4/22株)、Rhizobium-Agrobacterium(7/22株)3个属。生理性状测定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在1%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大多数(15/22株)菌株能在4%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其中,SCAU679、SCAU694、SCAU706等3个菌株能在7%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SCAU689能在8%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15/22的菌株能在pH4-11的培养基上生长;16/22的菌株能在4-45℃条件下生长,所有菌株能在60℃(处理10 min后置28℃)条件下生长。【结论】青藏高原东麓(四川甘孜州)高山豆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数菌株对高盐、高温、低温及过酸过碱环境均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在胶质瘤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GFP-mRFP-LC3B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圣草酚(100μmol/L)处理48 h,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然后分别用圣草酚(100μmol/L)、雷帕霉素(200 nmol/L)以及圣草酚(100μmol/L)+雷帕霉素(200 nmol/L)处理48 h后观察自噬流的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圣草酚对自噬及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圣草酚在体内对胶质瘤自噬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圣草酚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圣草酚使胶质瘤细胞中绿色自噬小体明显增多,LC3Ⅱ、Beclin 1、ATG5蛋白表达上调。圣草酚处理GFP-mRFP-LC3B稳转细胞株48 h后呈亮黄色,且减弱了雷帕霉素对自噬流的促进作用,并上调P62蛋白的表达。此外,圣草酚可抑制p-Akt、p-mTOR的表达,但该作用被Akt激动剂740 Y-P逆转。体内实验结果同体外一致。说明圣草酚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自噬流,其影响自噬过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绞股蓝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于MS+1mg/L 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中,茎尖逐渐形成芽苗,芽苗分离后接种于MS+1mg/L 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同时从增殖的芽苗上不断地诱导出幼苗,将幼苗分离转入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中,幼苗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