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于2006—2008年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设置行距×株距分别为:7 cm×7 cm(A)、14 cm×3.5 cm(B)、24.5cm×2 cm(C)、49 cm×1 cm(D)4种群体分布方式,每种分布方式设4种灌溉处理:整个生育期内不灌溉,灌拔节水,灌拔节和抽穗水,灌拔节、抽穗和灌浆水(每次灌水量相同,均为0.60 m3),研究在同一群体密度(2.04×106 株·hm-2)下不同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状况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A、B处理的群体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高于C、D处理;随着行距的加大,光合有效辐射(PAR)透射率逐渐增多,而PAR截获率呈下降趋势;增加灌溉可提高冬小麦群体单茎数和LAI,降低PAR透射率,从而明显提高了PAR总截获率.冠层内PAR截获率表现为上强下弱的趋势,相对均匀的群体分布和所有灌溉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冠层40 cm以上的PAR截获率.冬小麦光能利用率(RUE)随行距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A、B、C、D处理总RUE两年的均值分别为1.24%、1.27%、1.21%和1.06%,B处理较C、D处理分别提高了5.21%和19.56%,差异显著.群体分布相对均匀的A、B处理可显著改善冬小麦群体结构和PAR截获状况,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所有灌溉处理也可影响群体结构,进而明显提高作物的RUE.  相似文献   
2.
大沙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鼠类生态学的研究中 ,对鼠类年龄的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有助于了解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大沙鼠 (Rhombomysopimus)是中亚地区荒漠及半荒漠草原的重要害鼠之一 ,在内蒙古西部的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林区 ,由于大沙鼠的啃咬 ,影响了该地区梭梭林的正常结实 ,从而降低了结实量[1 ] 。同时 ,大沙鼠又是鼠疫和皮肤利什曼病的重要宿主。对大沙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了解其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 ,从而为有效防治大沙鼠鼠…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林  陈雨海  周勋波  刘岩  高会军 《生态学报》2011,31(7):1888-1895
在同一种植密度下,设3种种植模式,包括25 cm等行距平作、"20+40"大小行平作和"20+40"沟播。研究了冬小麦沟播和平作种植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沟播产量显著高于平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沟播处理RWC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等行距和"20+40"平作处理;另外,"20+40"沟播还能明显提高冬小麦田土壤贮水量,减少总耗水量,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增加了冬小麦产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各水分指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种植模式间差异。"20+40"沟播在灌水135 mm条件下既保障产量又较等行距节水25%。由此表明,冬小麦"20+40"沟播可改善叶片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制度,冬小麦设置90 mm、135 mm、180 mm3种灌水量。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夏大豆设置30 cm等行距、“20 40” cm大小行、“20 40” cm垄作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溉能够明显影响夏大豆播种时的土壤蓄水量(底墒)。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加,夏大豆播种时底墒改善,180 mm和135 mm较90 mm处理明显提高了夏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o、Fv及ΦPSⅡ,增产效果显著。180 mm较135 mm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夏大豆种植方式也能明显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o、Fm、ΦPSⅡ、Fv/Fm、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20 40” cm垄作> 30 cm等行距>“20 40” cm大小行。综合评价,冬小麦135 mm灌水量条件下,夏大豆采用“20 40” cm垄作是生产上可行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沙鼠对栖息地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地形特点和植被状况在调查地共划分出5类生境,大沙鼠最适生境为白刺+盐爪爪+红柳半固定沙丘。另外,大沙鼠对栖息地的选择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春季大沙鼠多栖息于白刺+盐爪爪半固定沙丘;秋季,又向盐爪爪+裸露土岗生境迁移。食物条件、地形特点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大沙鼠栖息地选择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的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大沙鼠(Rhombomysopimus)和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均为荒漠、半荒漠的典型鼠种,为群栖性鼠类,只是子午沙鼠不像大沙鼠那样形成很大的集群。在沙质荒漠生境,大沙鼠和子午沙鼠常混居于沙丘坡地上部,成为这些地区自然群落中的优势种。对于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种群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分布格局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1]。作者于1995年9~10月、1996年4~5月、9~10月和1999年10月在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北部的腾格淖尔地区,对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并就它们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以及两…  相似文献   
7.
大沙鼠鼠洞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沙鼠鼠洞以洞系为单位,其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季节差异。其单个洞群内的洞口呈聚集分布。用相邻方格子法检验10修有样方面积和不同季节鼠洞分布格局,发现不季节和样方面积鼠洞分布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达茂旗腾格淖尔地区大沙鼠种群繁殖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鼠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是其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但为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对种群数量进行预测预报提供重要的生态学基础资料 ,也为控制鼠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大沙鼠 (Rhombmysopimus)广泛分布于中亚细亚、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和蒙古国等地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和新疆 ,是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害鼠。我国对其生态学方面多注重于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1~ 5] ,在繁殖方面的研究甚少[6] 。 1 979~1 980年和 1 995~ 1 996年对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  相似文献   
9.
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沙鼠“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导致其种群聚集分布格局,且季节差异不显著。每一“家族”占据单一洞群,这些“家族”间在其最适生境内呈明显的均匀分布格局。雄鼠之间为争夺雌鼠在繁殖初期排斥性增强,末期关系趋于缓和。雌鼠对雄鼠的吸引力在整个繁殖期表现强烈,二者呈聚集分布,越冬时则显示扩散趋势;雄鼠的空间格局受雌鼠分布的影响;雌鼠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以利于其繁殖呈强烈的均匀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JAK信号通路通过配体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结合而诱导受体二聚化及磷酸化,激活JAK.活化的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新生、侵袭和转移.在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JAK2、MPL及CALR基因突变均可组成性激活JAK2-STAT5信号通路.因此JAK-STAT通路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