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浙江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浙江省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季节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优势种(属)21种(轮虫8种、枝角类5种、剑水蚤5种和哲水蚤3种),各类群第一优势种分别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2年间,河网和水库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345.2 L-1和199.4 L-1,生物量分别为0.667 mg/L和0.421mg/L。各类群密度百分比例均以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为主,甲壳动物以剑水蚤为主。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群落密度(生物量)与河网水质因子(P0.01)之间相关性比水库(P0.05)更密切,总磷和氨氮分别入选了河网和水库所有有效的回归方程中。通径分析和决策系统分析表明,河网的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对浮游动物群落变动具有正效应,溶解氧具有负效应;总磷含量是影响河网群落变动的最重要因子,叶绿素a含量则是影响群落增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河网剑水蚤、无节幼体和轮虫群落的密度(生物量)与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Ic密度(TLIc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01),无节幼体密度构成了TLIc密度变动的限制因子,轮虫生物量成为TLIc生物量变动的限制因子,而剑水蚤是一类最重要、稳定的水质指示群落,这对于筛选浮游动物群落的一些拓展性监测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甬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与水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甬江干流13个断面的水样,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9项理化指标,并应用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浮游物群落结构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共记录浮游动物95种,其中轮虫24属72种、枝角类5属10种、桡足类11属13种和4种其他门类无脊椎动物幼虫;优势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动物的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和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前者占了浮游动物总丰度的22.1%,后者占总丰度的20.2%。浮游动物的丰度值在各断面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断面1至断面6,最大峰值出现在春季,从断面7至断面13,最大峰值多出现在夏季;全干流最大峰值出现在断面5(3160 ind./L)。浮游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游段低,中、下游河段高的现象;应用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对此结果给予了解释。Two-way ANOSIM相似性分析和Bray-Curtis相似性等级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断面上不同季节的浮游动物群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R=0.264、P=0.1%和R=0.234、P=0.1%,且季节性差异大于断面间差异。在季节性差异中以春季和夏季间的差异性最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不同断面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CODCr、TN、DO和BOD5;对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p H、TN/TP、盐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