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根据家蚕性附腺中含有的利它素能诱导野蚕黑卵蜂寄生涂有该利它素的人造卵及能用家蚕卵繁育野蚕黑卵蜂的特性 ,用化蛹 9天的家蚕雌蛹性附腺分泌部的高丰度的mRNA构建了富含利它素基因的cDNA文库。构建成的未扩增文库的滴度为 3.2 9× 10 4 pfu μL ,重组率为 90 .0 5 % ,扩增后的文库总滴度为 1.5 6× 10 7pfu μL。用PCR方法对总文库和随机挑取的噬菌斑进行扩增 ,表明λZiplox载体中已含有大小为 0 .5~ 8.0kb的cDNA插入片段 ,并在 2 .5kb、1.1kb和 0 .75kb处cDNA插入片段相对集中。所有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特定的发育时期和特定的组织提取的mRNA构建而成的cDNA表达文库具有较高频率的利它素基因片段和合适的滴度 ,定向插入技术并结合λZiplox噬菌体的表达功能 ,使构建的cDNA文库具有表达外源DNA的功能 ,有利于进行利它素基因的免疫筛选。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发育时期家蚕Bombyx mori雌性性附腺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 从家蚕化蛹后第6天到成虫羽化当天的性附腺内总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至羽化当天为最高,达860±70 μg/对。不同时期内能引诱野蚕黑卵蜂识别寄主的利它素在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差异明显,从化蛹后第6天的10%增加到羽化后的58%。性附腺的总RNA含量从化蛹第6天到成虫羽化前1天几乎是直线增加,但羽化后下降很快。不同时期分泌部中总RNA含量变化与贮存部明显不同。含量最高时,分泌部RNA可占整个性附腺RNA的90%以上,而贮存部总RNA含量则远少于分泌部,羽化当天约为分泌部的十分之一。分泌部总RNA中的18S亚基含量远高于28S亚基,明显不同于贮存部的。从分泌部总RNA中分离的mRNA存在明显的条带分布,这预示着高丰度的mRNA的存在与总蛋白中高含量利它素的存在有着特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蜜蜂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 cDNA的克隆及时空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 PBPs)在昆虫信息素的识别、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克隆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一个PBP基因Ac-ASP1(GenBank序列号为DQ449670),其预测蛋白具有典型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标志(即成熟肽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Ac-ASP1在中蜂不同组织和发育历期的时空表达谱进行了鉴定。绝对定量结果显示Ac-ASP1高丰度地表达于工蜂触角(2.07×106 拷贝数/μg),而在其他组织(如头、胸、腹、翅及足)中呈低丰度表达(102拷贝数/μg); 相对定量结果显示Ac-ASP1在各发育历期如幼虫、蛹以及成虫发育早期(1~6日龄)均有大量表达,而在21日龄前后具有另外一个高丰度表达时期。这些结果可为明确Ac-ASP1在中蜂蜂王信息素信号识别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7.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央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n。此外,还发现有长11—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褐稻虱的转节自触机械感觉毛(同翅目:飞虱科)傅强,张志涛(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李宝娟,高其康(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褐稻虱NIIaPa,。at。luzens(St1l)雌、雄成虫均能发出由固体介质(稻秆)传递的微弱振动信号,用于交...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描述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22种主要采自浙江省的白蚁(隶属4科11属)的翅面微刻点,然后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进化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通量测序是DNA测序技术发展中的重大突破,它的出现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基于猎物和寄主植物DNA分子解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研究已逐渐成为捕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食物网研究的新型模式。在简要总结Roche 454、Illumina和Ion Torrent为代表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及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捕食性和植食性动物食物网解析构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探索捕食性和植食性动物的猎物/寄主范围、猎物/寄主转换、资源分配、生物防治、生物保护和生态恢复新方法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野蚕黑卵蜂寄主利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其康  胡萃 《昆虫学报》2000,43(4):373-379
利它素粗提液或涂利它素粗提液的人造卵经不同温度(25℃、60℃或100℃)处理30 min后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各温度下利它素仍对野蚕黑卵蜂有很强的引诱活性,其平均反应级数与常温(25℃)相比无明显差异,表现出一般蛋白质所没有的热稳定特性。低温 (4℃、0℃、-20℃或-70℃)同样也能保存粗提液中利它素的生物活性,但发现能引起粗提液发生凝集, 且0℃以下比4℃能产生更多的凝集, 使粗提液中利它素活性组分含量减少,-20℃时,其活性组分的峰面积仅为对照的13.1%,表现出一般蛋白质所没有的低温敏感性,这一发现对利它素的快速、简捷、有效分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 Wu et Chen)的寄生行为(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带电视摄录像系统的体视显微镜观察了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 wu et Chen的寄生行为.该种黑卵蜂的寄生系列行为可划分为5个连续的步骤:检查、探测、钻入、产卵和标记.此全过程平均需时17min 20 s,其中钻入和产卵的时间占86.5%.观察结果发现,雌蜂在首次寄生时有一个识别寄主的学习过程.该蜂对野桑蚕Theophila mandarina(Moors)卵的过寄生率,在第一粒寄主卵上是70.6%,而在第4粒卵上则为14.7%,前者为后者的4.8倍.  相似文献   
10.
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纯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其康  胡萃 《昆虫学报》2002,45(3):313-317
针对利它素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采用特定的温度分离方法,成功地从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和家蚕Bombyx mori的雌蛾性附腺中分别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寄主识别利它素。对这两种利它素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来自家蚕和野蚕雌蛾性附腺的利它素在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面非常相似,在检测到的15种氨基酸中,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克分子百分数在10%以上。从家蚕得到的分别为28.1%、18.5%和12.6%。从野蚕得到的分别为24.4%、18.1%和10.1%。这3种氨基酸之和在家蚕和野蚕中均超过50%以上。用凝胰乳蛋白酶对这两种利它素进行水解时发现溶液中均产生非水溶性沉淀,电泳表明沉淀的多肽蛋白分子量在10 Kd左右。这显示在野蚕和家蚕利它素结构中,有着与家蚕丝蛋白相类似的结构,存在着结晶区域(沉淀)和无定形区域(上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