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广西灵川县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南方农业大省(区),明确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采用了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通过随机入户方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广西桂林市灵川县11个乡镇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访问,为方便研究和数据处理,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该县11个乡镇分为3个片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北部片区,对比3组农户的文化素质、种植制度、冬季农业现状、农业需求和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问题,探讨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目前灵川县农业取得众多发展成就,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县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一是种植制度结构单一,二是冬季农业发展薄弱,三是种植技术贫乏,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因此,为促进灵川县种植业可持续发展,亟需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满足农民最迫切的农业需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其国  黄国勤  马艳芹 《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虽然当前环境状况在局部改善,但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生态文明是一种重视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价值观和文化,这意味着要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要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可行性。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义客家梯田是中国最大的客家梯田,为当地客家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有助于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其资源。运用综合加权函数、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潜能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作了分析诊断。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增长了2.22倍。各指标间的协调度均大于0.65,指标间协调发展的程度良好,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存在较大潜能。影响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单项障碍性因素有服务业产值、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恩格尔系数和农田受灾率4项,他们的障碍度值分别为0.17、0.17、0.15和0.13。直观的数据反映了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也为当地政府制定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赵其国  黄国勤  马艳芹 《生态学报》2013,33(24):7615-7622
南方红壤对于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红壤性质上的酸、瘦、粘等弱点,分布区域降水时空不均匀,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导致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红壤资源潜在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使整个地区农业及经济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中国南方红壤生态系统面临水土流失、土壤酸化、肥力退化、季节性干旱、土壤污染、生物退化、石漠化及土地沙化、耕地面积缩减和系统功能衰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综合治理措施上必须提高认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大力发展立体农业,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重建红壤区植被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红壤预警,从而保证南方红壤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