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流行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其医院内感染流行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4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患者,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MIC值测定,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聚集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克隆株的DNA分型,耐药质粒转移及消除试验、等电聚焦电泳、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及其克隆测序以识别其耐药基因和进行质粒定位.结果4株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的MIC值较低外,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和氟喹喏酮类等抗生素均显示出了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DNA分型证实为同一克隆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OXA-23定位在质粒上,PER-1定位在染色体上.结论本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株,同一克隆株在不同感染个体间的相互传播导致了本次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产OXA-23和PER-1型β-内酰胺酶是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CRISR/Cas9技术敲除小鼠基因组中Bmp9基因片段,构建Bmp9基因敲除小鼠。方法根据Bmp9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设计一段sgRNA并合成。sgRNA体外转录后和Cas9mRNA混合后显微注射受精卵细胞,注射后的受精卵细胞移植至受体动物获得子代小鼠。提取子代小鼠基因组DNA测序鉴定其基因型。基因型鉴定正确的小鼠与野生型交配后筛选纯合子小鼠。同时取纯合子小鼠心脏、肝、脾、肺、肾,匀浆后提取总RNA和总蛋白,通过qPCR、WB和免疫组化检测BMP9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设计并合成20bp的sgRNA并进行体外转录,显微注射并回植后得到基因突变小鼠,连续交配后得F2代纯合子。测序结果显示,突变小鼠存在两种基因型,一种为5bp缺失突变,另一种为13bp缺失并伴有1bp插入突变。与野生型C57BL/6相比,qPCR、WB和免疫组化结果均表明基因敲除小鼠肝中BMP9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出了BMP9基因敲除小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组及表达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AA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单克隆抗体做准备。方法:应用PCR技术,以成人肝脏的c DNA文库做模板,扩增出长度为315 bp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AA1基因,并将其分别与带有HIS标签的PET-32a载体及GST标签的PGEX-4T-1载体连接,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克隆并测序鉴定。并在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菌中表达SAA1融合蛋白,之后分别应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检验重组蛋白的纯度。结果:经SDS-PAGE凝胶电泳后,我们分别看到了分子量为32k D和分子量为38k D的两个蛋白条带,这两个条带分别为PET-32a-SAA1重组蛋白和PGEX-4T-1-SAA1重组蛋白,且这两种蛋白在超声后存在于菌液的沉淀中,证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的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分别以HIS标签抗体和GST标签抗体为第一抗体,以鼠二抗为第二抗体,证明所表达的蛋白质为SAA1融合蛋白。结论:采用原核表达方法,经免疫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SAA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和开发以SAA1增高为指标之一的冠心病诊断试剂盒打下基础,为冠心病的诊断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胺是一类具有两个以上氨基的脂肪族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含量的动态平衡受合成、转运、降解及互换等过程的影响,多胺及其合成和转运系统与病原菌的致病性相关.本文综述了多胺在细菌毒力因子的转录和翻译、细菌生物膜的合成、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细菌对抗宿主的酸性胁迫和氧化胁迫、细菌对抗宿主的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细菌致病性生物分子的合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酿酒酵母的高耐温性,从而提高菌株在高温下的乙醇发酵性能。【方法】利用染色体整合过表达酿酒酵母液泡蛋白酶B编码基因PRB1。【结果】在41 °C高温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过表达PRB1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可在31 h内消耗全部的葡萄糖,而对照菌株在相同时间内仅消耗不到一半的葡萄糖。【结论】利用蛋白酶B基因过表达可构建耐高温酿酒酵母菌株,提高在高温条件下乙醇的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6.
优化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E. coli表达体系的发酵条件。利用E. coli表达体系得到了较高的产量,在9h左右的发酵周期内达到OD600值140,包涵体蛋白产量为3 g/L。主要优化了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的终浓度、诱导时间、培养温度、补料控制方法等条件,并且在诱导后提高培养温度到40℃,在非常短的培养周期内达到了高密度培养的目的。利用E. coli表达,继而通过复性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成本低、生产过程稳定可控、得到的蛋白性质稳定,符合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选育高乙醇耐性的酿酒酵母菌株对提高燃料乙醇的发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锌指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对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用人工设计的锌指蛋白可定向设计锌指序列及其排列顺序,实现对细胞内多个基因的全局调控.由于与环境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很多,因此可利用人工锌指蛋白技术获得耐受性提高的微生物重组菌.文中将人工锌指文库转入到酿酒酵母模式菌株S288c,选育了具有高乙醇耐受性的重组菌株M01,并分离了与乙醇耐受性提高相关的人工锌指蛋白表达载体pRS316ZFP-M01,转入工业酿酒酵母Sc4126,在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平板上,工业酵母Sc4126的重组菌株表现出显著的耐受性提高.在高糖培养基(250 g/L)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发现重组菌的乙醇发酵效率明显快于野生型,发酵时间提前24 h,且发酵终点乙醇浓度提高6.3%.结果表明人工锌指文库能够提高酵母的乙醇耐受性,为构建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