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台勾霉素的生产菌指孢囊菌Dactylosporangium aurantiacum NRRL18085的遗传操作体系,实现台勾霉素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敲除突变。【方法】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载体,建立了外源DNA通过接合转移进入指孢囊菌NRRL18085的操作方法和培养条件,利用PCR-targeting系统在体外构建了一个台勾霉素卤化酶基因敲除的cosmid质粒,通过接合转移转入到指孢囊菌NRRL18085野生菌中。【结果】获得了台勾霉素卤化酶基因敲除的指孢囊菌NRRL18085的双交换突变株,该突变株失去了产生台勾霉素的能力。【结论】成功建立和优化了指孢囊菌NRRL18085菌株的遗传操作体系,使得在体内分析和鉴定台勾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建立其他类似放线菌的遗传操作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亮 《生命世界》2010,(9):28-35
<正>2010年8月,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申报的两项世界遗产——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和六省参与的"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3.
Wolbachia pipientis wMel基因组水平上的密码子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检测了黑腹果蝇的专性寄生菌Wolbachia pipientis wMel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并推测影响其密码子组成的因素.选择了478条蛋白编码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们的GC含量比较低,约0.282~0.432.本研究结果显示,关联突变(context-dependent mutation)是影响W.pipientis wMel基因组密码子组成的主要因素.同时,Nc—Plot曲线显示,基因组的密码子组成还受到了核苷酸组成偏好性(nucleotide composition bias)的影响.对应分析的结果显示,基因长度(R=0.123,P〈0.01)和基因表达水平(R=-0.312,P〈0.01)也对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关联突变、核苷酸组成、基因长度和基因表达水平都会影响到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Wolbachia基因组的几个特征和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现在已有报道说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棉蚜获毒后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棉蚜Aphis gossypii 甜瓜Cumumis melo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体系,研究棉蚜获毒后在空气中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获毒后的禁食时间与棉蚜传毒效率呈负相关。运用EPG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及其即时显示、即时中断技术研究分析棉蚜禁食后的早期传毒行为细节。结果显示:禁食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电势落差(potential drop,pd)数目及穿刺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pd波形前穿刺时间这两个重要指标,但禁食处理能引起pd波的两个亚波形pdⅡ-1和pdⅡ-2持续时间的显著减短。进一步分析未禁食棉蚜传毒作用与pd亚波形的关系,显示传毒可能与pdⅡ-2的持续时间相关(P=0.06)。因此,pdⅡ-2的持续时间可能是与棉蚜传毒相关的一个行为指标。该研究还建立了新的高效而稳定的获毒方法---5pd获毒法,与传统的5min获毒法相比,获毒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3种红树林植物根际沉积物中分离和鉴定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初筛获得目标菌株并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方法】使用5种培养基对红树林植物根际沉积物放线菌进行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研究沉积物中的放线菌多样性,结合抑菌活性筛选获得目标菌株后进行放大规模发酵和分离鉴定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生物合成基因簇定位和分析对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推导。【结果】从3种红树林植物根际沉积物中分离得到放线菌49株,包括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1株、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14株、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链孢子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野野村氏菌属(Nonomuraea)和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各1株。获得粗浸膏抑菌活性较好的菌株Streptomyces sp. SCSIO 40067,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α-吡喃酮类化合物:germicidin A–C、germicidin I和isogermicidin A–B,并首次报道了germicidin A的晶体结构。从菌株SCSIO 40067基因组...  相似文献   
6.
我院第一附属医院1989年3~5月院内感染率为10.39%。院内感染的主要科室依次为神经科、妇科、传染科、骨科、内科及外科。院内感染的部位以上呼吸道、伤口、泌尿道感染多见。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非发酵菌、绿脓杆菌。大多数院内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分析院内感染原因,提示与病人自身因素如年龄及各种手术因素等有关。另外,本文对抗生素预防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9~2010年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到两栖爬行类11种,隶属于2目7科。古北界10种,东洋界1种。对比1991年的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未发现丽斑麻蜥、赤链蛇、红点锦蛇、团花锦蛇、双斑锦蛇、虎斑颈槽蛇6种爬行类。草地生境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最高。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溪流)和山地麻蜥(主要分布于岩壁)分别是种群数量最多的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在保护实践中可优先保护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关键区域,以提高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滴灌枣棉间作模式下枣树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鹏睿  马英杰  马亮 《生态学报》2018,38(13):4761-4769
为明确枣树单、间作棵间土壤蒸发及水分耗散特征。通过大田试验,采用MLS测定枣树单、间作棵间土壤蒸发,并对其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和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及边界效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枣树棵间土壤蒸发在各生育期均出现不同的差异性。单、间作棵间土壤蒸发量及植株蒸腾量存在显著差异且总体上单作高于间作。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枣树棵间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等呈现良好的函数关系。但日均温仅与单作棵间土壤蒸发相关性较高,而与间作相关性较差。对间作枣树边界效应进行判别,间作棉花显著影响间作枣树行间棵间土壤蒸发量,且棉花叶面积指数与行间棵间土壤蒸发量呈现良好二次函数关系。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间作模式的优势,为其对减少无效水分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去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代谢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脑氧摄取率(CE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下肢及总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洪建  马亮  何柏宏  许润 《昆虫知识》2001,38(2):137-138
白水江瘦枝Macellina baishuijiangia Chen是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所辖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1992年调查其成灾面积达133 hm2,其中范坝、碧口、刘家坪等保护站受害最严重,虫口密度高达150~200头/株。连续两年危害可导致成片锐齿栎树枯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年就达85.3万元,且影响森林自然景观及破坏区域生态平衡。为确切掌握该虫在这一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习性,作者于1996~1997年进行了定点观测。 1 观测方法 此项研究采取室内饲养观察与野外调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1 室内饲养 在室内设置尼龙纱笼80cm×100cm×150cm 1个,30cm×40cm×60cm 3个,野外也同样设置上述4个纱笼,放置于少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中,从野外采集虫体健康,跗肢齐全的若虫放入饲虫笼内,在每个笼内同时放入锐齿栎的鲜嫩枝条供若虫取食,并用罐头瓶加水保湿。在每笼分别放入10头初龄若虫,任其自由取食,每日定时记录个体若虫取食量,同时采用上述方法对若虫进行个体单独饲养,并记录某个体取食量、蜕皮次数、产卵的始、盛、末期、产卵量、寿命和遗腹卵数量。 1.2 野外调查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在边长28.28m×28.28m的标准样地内,采用双对角线的方法进行调查,逐株详细调查虫口密度,并记录受害程度与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