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从西梅(Prunus domestica L.)果实表面分离到拮抗细菌XM2进行鉴定,研究其对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梨采后黑斑病的生防作用。【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XM2的种类;在梨果伤口上进行活体(in vivo)的抑菌试验;在显微镜下观察XM2对病原菌丝的影响。【结果】XM2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XM2各种处理液对梨黑斑病防效均显著好于对照,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菌悬液、发酵液、过滤液和热杀死液,其中,菌悬液防效达97.73%;XM2使用浓度越大、病原菌接种浓度越低,防效越好;XM2接种时间相对早的处理防效显著优于相对时间晚的处理,即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菌株XM2可以较好的定殖于梨果伤口;显微镜观察发现,XM2可使病原菌丝部分断裂,细胞内含物外溢,扭曲变形。【结论】本文首次报道成团泛菌菌株XM2,其活菌体和代谢产物对梨采后黑斑病均有生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九生  王静  乔雄梧  韩巨才 《生态学报》2008,28(7):3334-3343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杀虫剂对其它鳞翅目昆虫亚致死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亚致死剂量农药的胁迫可使家蚕幼虫眠性不齐,眠蚕体重和蛹重减轻,发育历期延长,严重者结茧(上蔟)时间推迟,且吐丝营茧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蚕茧质量下降.桑叶上残留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家蚕的取食行为以及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3个:家蚕体内正常生理水平和代谢平衡受到扰动、家蚕的一些重要组织器官如中肠和后丝腺等微形态结构受到损伤和家蚕卵巢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因农药种类、试验剂量和家蚕受药时间而异,产生的机理也十分复杂.今后应着重开展新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农药复合污染对家蚕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荆英  黄建  韩巨才 《蛛形学报》2003,12(2):100-105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自然猎物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对照,研究了替代猎物红蜘蛛Tetrany-chus nr.fijiensis对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繁殖及实验种群增长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小黑瓢虫以红蜘蛛为猎物时,成虫可产卵并可完成整个世代。与自然猎物烟粉虱相比,小黑瓢虫取食替代猎物红蜘蛛时,各虫态及世代历期延长,世代死亡率提高,产卵前期延长,总产卵量及平均每雌日产卵量减少,而两者之间的性比、产卵率、产卵期及雌虫寿命无显著差异。2种猎物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指数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8.85、0.0658(红蜘蛛)和55.38、0.1905(烟粉虱)。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Hogl 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命名为AsHogl.用Real-time RT-PCR技术比较了AsHogl在异菌脲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QX21经0.8mol/L NaCl和2mg/L异菌脲处理后,AsHogl相对表达量持续升高,在12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4.12倍和25.23倍,16h略有降低;而室内诱导抗性突变体和田间抗性菌株经相同处理后的AsHogl表达量变化不大,且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由此推测,番茄早疫病菌AsHogl基因表达特征与其对异菌脲抗药性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病原菌对异菌脲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建立抗药性分子监测技术、延缓和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病生防菌盾壳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盾壳霉是世界性病原真菌核盘菌的主要拮抗真菌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盾壳霉具有控制温室和田间多种作物菌核病的潜力。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有盾壳霉商品制剂销售。为了加速盾壳霉产业化进程和更好地发挥其控制菌核病的作用 ,以及为了使人们对盾壳霉的研究不断深入 ,综述了盾壳霉生态学特性、遗传改良、对核盘菌的生防机制、在菌核病防治上的应用及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小黑瓢虫与其竞争种作用系统研究:种间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elphastus catalinae and Serangium japonicum are the important natural enemies of Bemisia tabaci, of which, the former is exotic, and the latter is indigenous.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D. catalinae and S .japonicum was studied under conditions of single and mixed rearing, and Lotka-Volterra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ompetition when more and less preys provided for the two ladybi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D. catalina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S. japonicum when single rearing,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S. japonicum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D. catalinae when mixed rearing. In the competition system of the two ladybirds, S. japonicum was dominant, while D. catalinae could exist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7.
荆英  黄建  韩巨才  马瑞燕 《生态学报》2004,24(2):292-296
研究了小黑瓢虫与烟粉虱及红蜘蛛两种猎物作用系统中 ,小黑瓢虫雌成虫对两种猎物卵的选择捕食作用。结果表明 :当两种猎物共存时 ,小黑瓢虫雌成虫对烟粉虱卵在低密度下不表现喜好性 ,而在中等密度和高密度下表现正喜好性 ,对红蜘蛛卵在各密度下均不表现喜好性。对烟粉虱卵的转换效应会由于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效应 ,即在低密度 (15 0粒 )时无转换行为 ,在中等密度 (30 0粒 )时有负转换行为 ,在高密度 (6 0 0粒 )时有正转换行为。而对红蜘蛛卵则在各总猎物密度下均呈现负转换效应。同时组建了两种猎物共存时 ,小黑瓢虫雌成虫对猎物的总捕食作用方程及对每一种猎物类型的捕食作用方程 ,分析了两种猎物共存时 ,小黑瓢虫雌成虫对各猎物寻找效应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证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变暖,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区北移,小菜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害虫.远距离迁飞不仅引起小菜蛾大面积突然爆发,而且增大了抗药性基因扩散范围,导致抗药性大面积发展.阐明小菜蛾远距离迁飞对于早期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策略制订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对小菜蛾迁飞开展系统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证据:1)在冬季寒冷地区(如日本北部、加拿大西部和中国东北),小菜蛾无法越冬,推测翌年春季大量发生虫源是远距离迁飞而至;2)在海上观察船、山顶、海岛上或空中捕获到小菜蛾成虫,或直接观察到数量巨大的蛾群,为小菜蛾远距离迁飞提供了直接证据;3)小菜蛾地面成虫突增与昆虫远距离迁飞的适宜气象条件(如夜间逆温层、锋线过境等)相一致,为小菜蛾的远距离迁飞提供了适宜条件;4)垂直昆虫雷达识别的目标昆虫特征与小菜蛾的实验室测量特征和地面诱捕数据相吻合;5)小菜蛾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性状和基因差异程度与地理距离无关,推测不同地点的小菜蛾之间进行频繁的基因交流;6)吊飞试验表明,小菜蛾具有远距离迁飞所需的飞行能力,且寄主植物的适合度下降可能是诱发小菜蛾迁飞的原因之一.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构建小菜蛾远距离迁飞轨迹模型,明确小菜蛾在我国远距离迁飞的路径;研究小菜蛾远距离迁飞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基础;提出小菜蛾迁飞条件下的种群抗药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菌株Li20是从辣椒植株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有抗真菌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放线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及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根据Lj20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分和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合GC-MS分析,合成了代谢产物中所含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并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Lj2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极为相似.代谢产物中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两种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237.04 mg/L和186.48 mg/L.[结论]菌株Li20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二叔丁基对甲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对番茄灰霉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任璐  刘慧平  韩巨才 《菌物学报》2010,29(4):542-547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Hog1 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命名为AsHog1。用Real-timeRT-PCR技术比较了AsHog1在异菌脲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QX21经0.8mol/L NaCl和2mg/L异菌脲处理后,AsHog1相对表达量持续升高,在12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4.12倍和25.23倍,16h略有降低;而室内诱导抗性突变体和田间抗性菌株经相同处理后的AsHog1表达量变化不大,且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由此推测,番茄早疫病菌AsHog1基因表达特征与其对异菌脲抗药性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病原菌对异菌脲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建立抗药性分子监测技术、延缓和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