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草原巡礼     
很久很久以来,华夏大地上流传着一首大人小孩都会咏诵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人们把这首古老的鲜卑族民歌,看作是对内蒙古自然景观的绝妙描绘。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天地时空是多么辽阔、多么神秘、多么协调祥和、多么诱人和令人向往啊! 草原是一部“天书”,记载着自然历史演变的轨迹! 草原是人类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生存繁衍的摇篮! 保护草原,建设草原,把美丽富饶的草原,留给后辈儿孙,这是当代人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
自本世50年代初期,“蒙古人民共和国植物区系大纲”(B.N.格鲁博夫,1955)闻世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25个年头了。在这一段时间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蒙古)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工作有哪些进展呢?这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问题。据了解:那里的植物学工作,其中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学工作,一直在稳步地发展着,并且积累了不少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新鲜资料。分析和讨论这些资料,无疑对研究蒙古高原整体及其毗邻地区的植物分布规律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是没有益处的。本文重点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的一些进展情况,作初步讨论和介绍,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遥感图象分析技术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各层次空间结构(大、中、小、微)及其与相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类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及理论载畜量给予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植被的大结构主要受大气候因素及大的地貌单元控制:地形、水文网络是影响植被中结构的主要因素;而植被微、小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局部地形、地表水、基质及人为干扰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山地线叶菊草原植被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层片、地上植物量以及空间组合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线叶菊草原群落的多样性及群系内部进一步分化原因,可作为植被分区研究参考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仝川  李嵘  雍世鹏 《生态学杂志》2006,25(3):259-264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对于维持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北方草原的大面积退化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个年份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样方调查,在GIS的支持下,绘制出草原退化空间分布图。选取草原生态系统在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土壤肥力流失、营养物质循环、CO2储存和O2释放方面的功能指标,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估。1985年和1999年草原退化面积分别为7190.9和7689.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19%和71.86%。2个年份草原生态系统间接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8.24和26.75亿元.下降了5.28%,单位面积间接服务价值分别为2990和2830元。下降了5.35%。人类的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和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美丽寓饶的大山。这里森林繁茂,草原宽广,天地生和,万物共荣,被人们誉为华夏大地上一座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乐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总面积10.04万公顷。她的前身为罕山林场,1997年4月由巴林右旗组建为罕山自然保护区,1998年2月升级为自治区级,并更名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分析了各波段反射率与不同植被牧草产量的相关关系,利用6种比值植被指标和正交指标拟建立产草量的估算模式,并进行了精度检验,确认:比值指标G与ND以及二维正交指标(PVI)可以成功地用以估测牧场产草量,这种估测方法最大误差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8.
 草地各退化等级群落反射波谱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大小与草地类型和生长季节有关,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不同退化等级群落反射波谱特征之间的差异在6月底最为显著,在5月底的差异最不明显, 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不同退化等级群落反射波谱特征之间在7月底、8月底的差异最为显著,在5月底和6月底的差异最不明显。植被指数(NDVI)在5月底、6月底和9月底在各草地类型的不同退化等级群落中都无显著差异,而在7月底、8月底差异显著程度也小于各波段反射率。主分量分析(PCA)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羊草草原退化生态系列的不同退化等级群落分类效果最佳的鉴别函数是蓝光、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线性组合,最佳分类时间在6月底,平均错误概率仅为0.7%,5月底进行分类效果最差,平均错误概率为12%左右,7月底、8月底、9月底的分类效果居中;对大针茅草原退化生态系列的不同退化等级群落分类效果最佳的鉴别函数是蓝光、绿光和近红外波段3个反射率的线性组合,在7月底和8月底进行分类效果最好,分类的平均错误概率为4%左右,9月底的分类效果最差,平均错误概率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