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玥  周景文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6):1827-1844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食品制药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工业上维生素C主要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的2-酮基-L-古龙酸为前体,然后通过内酯化反应获得。微生物发酵中,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因为转化率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中从维生素C生物合成相关脱氢酶的角度阐述了: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中关键脱氢酶在定位、底物谱、辅因子和电子传递上的特点;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造策略等。最后讨论了维生素C生物合成中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淹没区与移民安置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地区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工作相继展开。从多年考察采集到的标本及历史资料补充确定,两区高等植物为170科,762属,1784种。分别占到三峡地区高等植物科、属、种数的85.85%,75.30%和59.19%。其中特有植物27种。而三峡地区的灌木和草丛群落基本分布在沿江两岸的低海拔地区,受水库蓄水影响较大。对两区内21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的多样性变化总体趋势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对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1种灌丛类型进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盐肤木(Rhus chinensis)、毛黄栌(Cotinus coggygriavar.pubescens)、荆条(Vitex negundo)、马桑(Coriaria sinic)等4种群落的灌木层丰富度较高,分别为16,26,20和15。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91,3.427,2.949和1.718;对沿江分布的9种主要草丛群落进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tu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var.major)、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等4种海拔分布较高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达到1.697,1.354,1.144和1.018。另外,对淹没区及移民安置区的物种调查结果显示:受淹的自然植被类型共有22种。其中木本群落4种,灌丛9种,草丛9种。小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var.microphylla)、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is)、水杨梅(Geum aleppicum)、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铁仔(Myrsine africana)、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等灌丛被全部淹没;巫溪叶底珠(Securinega wuxiensis)、宜昌黄杨(Buxus ichangensis)和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var.sinense)大部分被淹没。目前,已建立了库区植物物种保护站及监测站,200多种植物已得到迁地保护,包括已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37种珍濒物种和11种三峡库区建群种。  相似文献   
3.
神农架龙门河地区基于植被的GAP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apInfoProfessional 6 .0软件和野外调查所积累的资料 ,首先找出最佳“投资 效益比”的珍稀濒危物种密集分布区。随后 ,利用GAP分析的方法 ,对龙门河地区现状植被类型图、管理规划图、珍稀濒危物种密集分布区图进行了叠加分析 ,结果表明 :该地区规划管理的gap主要由 3部分组成 ,即原管理方法中不限制人为干扰的区域、原保护区域内没有包含的自然植被类型所属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密集分布区中没有禁止人为干扰的区域。其总面积为 1 736hm2 ,占龙门河地区总面积的 36 .81 %。综合考虑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需 ,为该地区今后的管理重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5-Hydroxytryp tamine,5-HT)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参与各种精神活动的调节如学习、记忆、痛觉传导、睡眠、摄食、行为等,同时还调控动物的生长及性腺的发育[1—4]。1953,Twarog和Page用生物化学方法首次证明5-HT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随后很多学者采用多种方法对5-HT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实验恒河猴肝脏病理改变,探讨肝脏疾病分布规律和病理改变特点,丰富实验猴自发病变基本研究资料。方法对1998~2008年云南地区饲养的自然死亡的155只恒河猴(年龄2~20岁)的肝脏进行病理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5例恒河猴中88例检出肝脏病变,有肝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增生、肝淤血、纤维组织增生、肝脓肿、寄生虫共八种主要病变,出现率最高的为肝细胞水样变性(34.19%)。除肝脓肿外,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八种病变均有检出。卡方检验显示:肝细胞水样变性成年组病变率明显高于幼年组;肝细胞脂肪变性老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和幼年组;轻度炎细胞浸润病变老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纤维组织增生老年组明显高于幼年组(P<0.05)。结论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猴肝脏病变检出率较高,实验猴肝脏病理改变随年龄增长而病变加重,提示在进行实验猴肝脏研究时,应注意对自发性病变的判别,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应避免选择老年猴做为研究对象。死亡实验猴肝脏病变谱研究,对实验猴的质量控制和相关动物实验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过去认为神经元受损伤后难以再生.近年发现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主要存在于胚胎和成熟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具有增殖和分化的潜能.NSC成为神经学科的热点课题,是神经发育和疾病研究的重要平台,作为新生神经细胞的“种子”,它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了新策略,尤其是中枢神经细胞的治疗性再生和基因治疗.对NSC的发育、组织学特点、增殖分化的调控及治疗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和淹没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从坝区到重庆的长江南北两岸各设置了7条样带,从海拔70m到610m每上升50m设置一个样方,共调查了129个样方。采用物种数和基于盖度的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不同海拔、样带、坡向与南北岸位置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采用DCCA排序阐明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上述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南岸的物种多样性高于北岸;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趋势不显著;从坝区到重庆物种多样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坝区和万州最高,重庆和巫山最低。DCCA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外在环境因子最主要的是南北岸位置,其次为海拔;而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主导生境因子是群落乔木层的盖度,灌木层的盖度则对物种多样性具有抑制作用,说明群落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种多样性。总之,研究区域由水热条件组合影响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规律性由于人为活动的异质性干扰发生了改变,而干扰后群落自身的结构特点,特别是群落冠层的盖度,决定着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3种用于检测G1、G2和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的一步法实时逆转录PCR,用于本实验室G1、G2和G4型轮状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设计G1、G2和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G1、G2和G4型轮状病毒特异性体外转录RNAs,建立实时逆转录PCR,特异性检测G1、G2和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方法。结果 3种实时逆转录PCR标准曲线R~2均大于0.99,扩增效率均在90%~110%之间。不同浓度体外转录RNAs重复性检测结果 CV均5%,且可以对单拷贝RNAs样本进行检测。结论本检测方法快速、灵敏且重复性好,可以对轮状病毒VP7基因进行特异而有效的检测,为实验室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型和定量检测提供了特异而有效的检测方法,也为今后多重实时逆转录PCR的建立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化学成分,从鸡血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5个酚酸类单体成分,经波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tachioside(2)、isotachioside(3)、canthoside D(4)、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5)、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6)、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丁香酸葡萄糖苷(8)、3-甲氧基苯乙醇-4-O-β-D-葡吡喃糖苷(9)、2-(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10)、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11)、松香(12)、顺式紫丁香苷(13)、(–)-(7R,8S)-guaiacylglycerol 8-O-β-Dglucopyranoside(14)和l-threo-guaiacylglycerol-8-O-β-glucopyranoside(15)。其中,化合物2~8和10~15为首次从密花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人肿瘤细胞NKG2D配体基因(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NCBI基因库中NKG2D配体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Trizol法从培养的肿瘤细胞(BEC-7402、HeLa、MDA-MB-435、XWLC-05)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KG2D配体基因表达的方法,并检测NKG2D配体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分析,用所设计的引物和SYBR Green I能够特异扩增和定量检测NKG2D配体基因的表达。该方法成功检测4种肿瘤细胞NKG2D配体基因的表达。结论:建立了人NKG2D配体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人NKG2D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