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劣环境下,人工海防林因面临养分胁迫而经营困难。为探讨盐、磷胁迫对主要海防林树种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和KH2PO4(磷)溶液处理种子和浇灌幼苗,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两种植物影响程度不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耐盐性高于木麻黄,前者相对盐害率最大值为23.03%,后者为89.15%;随着盐浓度增加,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对应最大值分别为38.70%、34.67%、18.70、0.055和76.67%、62.22%、48.46、6.11。(2)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木麻黄和台湾相思株高分别为12.29~6.01 mm和48.27~17.33 mm,根长分别为8.57~1.45 mm和33.41~5.88 mm;台湾相思根、茎、叶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木麻黄各处理差异较小。(3)台湾相思的种子和幼苗较木麻黄更耐低磷环境,二者最适磷浓度存在差异;木麻黄种...  相似文献   
2.
永春县柑橘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永春县天马山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的树高和基径的相关系数为0.8933。柑橘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显示,柑橘各器官的生物量与其树高和基径的相关性较好,其中树干、树叶、果实器官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柑橘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为222.796t.hm-2,其中土壤(0-100cm)碳密度为200.214t.hm-2,占总有机碳密度的89.864%,果树碳密度为22.582t.hm-2,占10.136%。1952-2007年,永春县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从445.592t增加到2.205×106t,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施盐和磷对重要海防林树种台湾相思幼苗叶光合作用与养分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0%(B0)、0.2%(B1)、0.4%(B2)、0.6%(B3)、0.8%(B4)的NaCl溶液和0 (P0)、0.5 (P1)、1.5 (P2)g·kg-1 3个供磷水平的过磷酸钙磷肥,在此基础上设置盐磷6个耦合处理,测定幼苗光合作用和养分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盐胁迫显著抑制台湾相思幼苗的生长发育,盐含量越高影响程度越大;低盐施磷对台湾相思幼苗生长不利,中高盐施磷显著减缓盐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2)台湾相思幼苗光合作用受盐胁迫影响显著;中低盐施磷后气孔关闭程度上升会加剧盐胁迫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高盐适当施磷可显著提高台湾相思幼苗光合能力。(3)盐胁迫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且对光系统Ⅱ造成危害;低盐胁迫施磷对台湾相思幼苗叶绿素合成不利,高盐适当施磷可以提高叶绿素合成量、稳定细胞膜结构以及提高叶片潜在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的CH_4排放规律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采用小区试验。大田试验研究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甲烷排放规律。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随季节变化。在早稻—晚稻耕作制度条件下,6月上旬和7月底分别有2个高峰。早稻与晚稻的排放规律也各异。早稻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最高值为13.693mg/(m^2.h).晚稻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可达23.145—105.595mg/(m^2.h)。养鸭处理与常规栽培甲烷排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稻田养鸭的早稻生育期间甲烷排放总量为5.517g/m^2。传统栽培为9.89g/m^2。稻田养鸭的晚稻生育期间排放总量为10.113g/m^2。传统栽培为17.054g/m^2。稻田养鸭与传统栽培比较.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5.3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0.365cmo1/kg、0.242cmo1/kg和0.180cmo1/kg。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甲烷排放通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及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数量与甲烷排放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791、0.769。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改善是甲烷排放减少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PCR-DGGE技术用于湖泊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比较南京市玄武湖、奠愁湖和太湖不同位置的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三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的16SrDNA的PCR扩增结果约为626bp,为16S rDNA V3~V5区特异性片段。玄武湖和莫愁湖表层沉积物中大约有20种优势菌群,且同一湖泊不同采样点DGGE图谱的差异性不大,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太湖样品DGGE条带的数目和位置表现出明显差异,且不同采样点图谱的差异性较大。三湖泊除具有特征性的微生物种属外,还分布约5个相同的细菌种群,可能与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水生植被的影响相关。对DGGE图谱中7条主带进行回收、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其优势菌群具有不同的序列组成,其中5个序列与Genebank中已登录的细菌种群的同源性≥99%,2个序列的同源性为96%和93%,其中2个相似的细菌类群目前尚未获得纯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接受紫杉烷与铂类联合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药物反应、毒性和生存数,评估遗传多态性对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治疗临床结果的影响。对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接受了剖腹诊断肿瘤分期手术,并使用紫杉烷与铂类联合辅助化疗。使用单碱基引物测定法研究了ERCC1 N118N、ERCC1 8092CA、ERCC2 K751Q、XRCC1 R399Q、XRCC1 R194W、ABCB1 3435CT、ABCB1 2677GT/A、GSTP1 I105V、GSTM1和GSTT1的多态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表明:GSTT1多态性的非空白基因型是对预后不良因素的总响应(校正后OR,0.29;95%CI,0.17~0.67),GSTP1 I105V多态性的A/A基因型及ABCB1 2677GT/A多态性的T/T、T/A或A/A基因型是3级或4级血液学毒性(校正后OR,3.08;95%CI,1.12~8.43)和消化道毒性(校正后OR,9.74;95%CI,1.59~15.85)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ERCC1 8092CA多态性的C/A或A/A基因型与GSTT1多态性的非空白基因型是低无进展生存期(校正后HR,1.94;95%CI,1.07~3.51)和低生存数(校正后HR,1.65;95%CI,1.79~3.42)的预后因子。ERCC1 8092CA、ABCB1 2677GT/A、GSTP1 I105V和GSTT1的遗传多态性对接受紫杉烷与铂类联合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药物反应、毒性和生存数有影响。但是,仍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深入评估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原理,利用废塑料瓶进行简单高效的有机结合,设计了一种简易废塑料装置。利用这种装置,完成16个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探究.其实验效果非常理想。若按50人的班级,完成这些实验可节约实验成本近4000元,这对于实验室的开发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学校的实验开展,同时又是一项很好的环保做法。  相似文献   
8.
细菌铁蛋白释放铁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棕色固氮菌细菌蛋白在可见光谱区中有定性的特征吸收峰。细菌铁蛋白经过量Na2S2O4还原后,该蛋白的α、β和S峰的吸光度随着蛋白还原程度增大而递增。细菌铁蛋白的氧化还原状态可分为氧化态、半还原态和深度还原态。细菌铁蛋白铁核中的磷铁组成存在着非均匀性,该蛋白释放铁核表层的铁的反应为一级反应,推测这一过程受蛋白壳中的血红素调控。细菌铁蛋白释放铁核内层的铁的反应为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稻瘿蚊对南方水稻的危害日趋严重,育种上急需新的抗源。利用广西地方品种GXM-001-2作父本,分别与感虫品种TN1和已知抗性基因载体品系W1236(Gm1)、IET2911(Gm2)、BG404-1(gm3)、OB677(Gm4)、ARC5984(Gm5)、多抗1号(Gm6)杂交、自交和回交,获得F1、F2、BC1F1群体,对亲本和各杂交后代进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源GXM-001-2高抗稻瘿蚊中国Ⅱ型,抗中国Ⅳ型,且抗性均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抗源中的抗性基因与已知抗性基因Gm1、Gm2、gm3、Gm4、Gm5、Gm6不等位,推测该基因可能是1个新的抗稻瘿蚊基因。  相似文献   
10.
精确估算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梯度引起的养分循环差异, 对评估其生态功能十分重要。为探讨不同距海生境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凋落叶金属元素含量及养分归还动态的影响, 以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木麻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 按照离海由近及远的顺序设置5个距离(T1到T5), 收集凋落叶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1)海岸梯度环境对木麻黄凋落叶各元素含量及归还量具有显著影响, 由基干林带向林内元素含量、归还量呈线性规律, 总体上近海高于远海, 按照离海由近及远元素含量逐渐降低, 铁(Fe)、铜(Cu)、锌(Zn)和锰(Mn)在T4后上升, 归还量变化趋势与含量相似。2)凋落叶元素含量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 Na、Fe、Cu、Zn具有相似性, 6月、11月存在明显低谷; Mn在2至4月下降后波动上升。归还量总体表现为钠(Na)、Cu相似, 5、8、次年1月出现峰值;Mn、Fe、Zn相似, 5、8、11、次年1月出现峰值。3)土壤Na含量按照离海由近及远逐渐降低, 其他元素波动变化, 各距离之间差异不明显。4)凋落叶Na-Fe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Na-Zn、Fe-Cu、Fe-Z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土壤与凋落叶相同元素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Na和Cu达到显著水平。究其原因, 叶片元素含量差异受叶凋落时间差异造成的重吸收差异影响大; 月间差异因植物生命活动对元素需求量存在差异; 归还量差异与凋落叶量及元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