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清节洲水域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解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2018年2月对该水域鱼类群落进行了季节性调查。调查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于5目8科29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68.4%。相对重要性指数结果显示鱼类群落优势种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 simony)、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和刀鲚(Coilia nasus)。按生活习性划分,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9%;在空间上,中上、中下和底层鱼类分布较为均衡,占总种数的比例依次为36.8%,28.9%和34.2%;从食性上划分,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4.7%和39.5%。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分别为0.820~1.711,0.601~0.981,1.640~3.423和0.249~0.59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春夏季与秋冬季的Margalef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数在时间和空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区域鱼类群落呈现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因此,建议加强该水域鱼类资源的监测和保护,以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江豚栖息地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2.
长江江豚主要栖居在近岸浅水水域,喜好泥沙质类型的河岸。但在长江干流,有很多自然河岸被固化,河岸固化给长江江豚分布和栖息活动造的影响仍不甚清楚。2016年3月—2017年1月,对长江干流2个自然河段江豚的数量和分布做了12次考察,并收集了这2个河段岸型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固化河岸对江豚栖息活动的影响。12次考察累计发现江豚215头次,平均每次考察观察到江豚(17.92±7.09)头次。研究区域的固化河岸约占岸线总长的59%,分析发现,仅约13.9%的江豚分布在固化河岸水域,86.1%的江豚均分布在自然河岸水域。江豚在单位河岸长度的分布数量与该段固化河岸长度所占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639,P0.01)。在自然河岸,分布在近岸50 m水域的江豚占31.8%,而在固化河岸,仅观察到2头江豚活动在近岸50 m水域内。由此可见,固化河岸对江豚的近岸分布有明显影响。调查还发现,安庆城区建设带约10 km江段12次考察均未发现江豚分布,城区建设带可能对江豚栖息已造成严重影响。长江干流的固化河岸所占比例非常高,研究结果提示这可能导致长江干流江豚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加剧,在制定长江江豚保护措施必需慎重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群体的遗传评估与发展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8年春季遭受严重雪灾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江豚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特异性微卫星遗传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并通过软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2008年春季雪灾并未导致该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严重损失,灾后群体依然表现出中等水平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18个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780,平均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48和0.674);但模拟结果显示,该迁地保护江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将快速下降,100年后仅能保留约79%的等位基因和约84%的遗传杂合度。此外,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群体数量和调整群体性比可有效减缓该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速度。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快速下降的现状,作者提出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群体当前最重要的保护策略应该是尽早补充一定数量的、合适的野生个体,在加强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使其群体数量快速增长并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有效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区黑沟绿太阳鱼种群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太阳鱼是2015年4月在大别山区淠河流域支流中新发现的入侵鱼类。利用2015年7月从黑沟中采集的78尾绿太阳鱼标本,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绿太阳鱼种群内的形态相似性较高,但还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相比性别,年龄是造成这种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雄性从Ⅰ龄开始出现显著的形态分化,而雌性差异并不显著。这种形态学的差异完全符合雄鱼筑巢护卵的习性,具体表现在雄鱼头部指标(D1-2、D2-3、眼间距、眼后头长、头长)、臀鳍附近指标(D5-7、D5-8)、背鳍基部指标(D6-8)和尾柄处指标(D9-10)增大。同时相比Ⅰ龄以上的雄鱼,雌鱼和0龄雄鱼的尾柄指标(D8-10、D8-9)较长,身体更适于流水环境。这种雌雄体型上的变化,将有助于雄鱼占领溪流环境中的静水区(深潭),而雌鱼和0龄鱼占领流水区(急滩、湍流),这为该种群适应山区溪流的水文环境,合理分配生态位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其对大别山区其他鱼类具有较大的生态危害潜力。  相似文献   
5.
陈敏敏  张康  张平  严燕  张四刚  王康伟  于道平 《生态学报》2023,43(10):4242-4249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威胁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种群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航道整治工程是导致江豚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江豚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可为江豚栖息地管护提供有益信息。通过对湖口-吉阳矶水域江豚数量和分布的持续调查,分析了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江豚的影响。12次目视调查共在研究水域发现江豚258群次613头次,工程施工前、施工期和初步运行期单次考察分别平均观察到江豚(67.0±24.3)头次、(35.6±22.2)头次和(50.0±2.8)头次。在主要施工区共发现江豚79群次185头次,施工前、施工期和初步运行期单次考察分别平均观察到江豚(18.60±12.03)头次、(10.4±7.3)头次和(20.0±4.2)头次。工程不同时期主要施工区江豚的数量及占比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主要施工区S2和S3工程段施工期江豚平均分布密度((0.18±0.17)头/km、(0.04±0.08)头/km)较施工前((0.62±0.16)头/km、(0.40±0.29)头/km)显著下降,S5和S6工程段施工期平均...  相似文献   
6.
资源植物罗布麻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无菌苗的叶、茎和根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与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个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中,罗布麻叶和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可达到100%;但进一步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分化时,叶和茎来源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有很大不同,茎来源的愈伤组织虽可在多个培养基中有不定芽分化,但最高诱导率仅达20%;而叶片来源的愈伤组织虽仅有4个激素组合培养基中有不定芽的分化,但最高分化率可达到35%。因此,构建罗布麻再生体系的最佳外植体应选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NAA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在1/2MS+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佳,不仅根群质量好,且生根率也高达100%;此再生苗的移栽成活率也最高,在适宜条件下可达75%。  相似文献   
7.
每种经历了千万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不可胜数的变化与阶段的现存生物都包含了10亿到100亿比特(bit)的基因信息。这一选择过程使生命能适应难以想象的多样的物质环境。生物多样性——世界可提供的基因库——是地球最有价值最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这一观点明显超越了对地球及其生物的利用,并把地球当作资源的来源和去路的人类中心主义。生物多样性是集中于特定地区的百万年的进化的产物。因此,每个国家有理由像保护其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化那样保护生物多样性。查尔斯·哈珀(美国当代学者)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或易地保护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其水体中常含有病原菌且易引起江豚发病, 探讨长江江豚的细菌性疾病诊疗方法十分必要。文章利用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结合血液检测结果, 对安庆西江围网内一头患病江豚进行了病原确诊, 结果发现患病江豚的致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依据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综合患病江豚的整体状况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系统治疗, 结果预后良好。研究的成功开展为江豚、海豚等鲸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已处于极度濒危状况,迁地保护被认为是避免其灭绝最有希望的保护措施。本文选用2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010年10月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种群进行了亲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以检测该种群的近亲繁殖状况,为种群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本研究从18个体中检测到3个父-母-子家庭,以及母子和父子各1对。由于检测到的亲子关系较少,单从亲子鉴定结果不能判断该种群是否存在近亲繁殖。然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迁地保护江豚种群的平均亲缘系数r为0.118 2,候选亲本间亲缘系数r为0.115 2,均显著高于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而且,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种群中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对达26.14%,高于自然种群6倍以上。此外,该种群的近交系数(Fis)为0.046。基于亲缘系数和近交系数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该种群存在较高的近交风险或者可能已经发生近交。本研究建议将种群中亲缘关系最多的雌性F34和雄性M45移出,并以每代(约5年)按雌雄1∶1的比例引进2头可繁殖个体,以降低近亲繁殖风险。此外,建议尽快为该迁地保护江豚种群构建遗传谱系,以便今后开展种群遗传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肿瘤成模情况的影响,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建立肿瘤模型的预处理方法。方法:给予BALB/c裸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环磷酰胺,72小时后再给予小鼠皮下接种淋巴瘤细胞,观察预处理前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体重变化情况,以及肿瘤成模率、急性死亡率等。结果:①组1(NS对照组)、组2(100mg/kg×1d)、组3(125mg/kg×1d)、组4(75mg/kg×2d)预处理后体重较处理前无显著性变化,亦无急性死亡情况发生;而组5(125mg/kg×2d)、组6(200mg/kg×2d)、组7(125mg/kg×3d)、组8(250mg/kg×3d)小鼠体重较预处理前明显减轻,且急性死亡率依次为30%、58.3%、50%、75%;②组1和组2小鼠预处理后72小时外周血白细胞数较处理前无明显差异,同时均未成模;而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小鼠白细胞较预处理前均显著下降,成模率依次为20%、83.3%、60%、33.3%、50%、25%。结论:使用环磷酰胺75mg/kg连续2天腹腔注射的预处理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小鼠体重水平等指标即可初步判断建模情况,同时肿瘤成模率高,毒副作用小,是理想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