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盆地的玉米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的鹿科动物化石计有3属3种,且均有保存状态较好的角化石,为华南中–晚更新世鹿科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赤麂Muntiacus muntjak margae以角的尺寸较大为显著特征,在玉米洞中仅见于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黑鹿Rusa unicolor的角粗壮、纹饰深,眉枝长且与主枝的夹角为锐角,二者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见成员。葛氏斑鹿Cervus (Sika) grayi的角相对纤细、表面纹饰弱、主枝与眉枝夹角为钝角,是在西南地区的首次确切报道。R.unicolor化石标本在玉米洞遗址多数地层可见,而C.(S.) grayi则仅见于代表冰期气候的少数层位中,显示了玉米洞遗址堆积形成时期的古环境波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著,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座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座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河北磁县九龙口是我国东部地区一个比较重要的中中新世化石地点,该地点出土的爪兽化石的分类地位一直未能确定。近年来的系统发育分析和通古尔地区新材料的研究显示,九龙口的爪兽应当是Chalicotherium属内一个未定名的新种,本文将之命名为C.hebeiense sp.now.。该种以下颌粗壮、下颌联合的后缘在p4-m1之间、下颌支深、前臼齿列短、P3中谷封闭、p4下内尖发育且孤立、下臼齿的下三角座U型及下后附尖弱等特征为鉴定依据。柴达木盆地曾经发现过的一段下颌残段(IVPPV 12531)也可暂时归入此种。  相似文献   
4.
陈少坤 《化石》2008,(2):16-19
有篇寓言是这样的:某人用老虎的皮和木头做了一个架子,就像今天的标本,他把它放到野外。第一天,他抓到了一头吓得发抖的野猪,他很高兴。第二天,他又抓了一只鹿,他又很高兴,准备依靠这种手段发大财。第三天,田野里来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庞然大物,他准备故伎重演,这时,有见多识广之人对他说,这叫花班,比老虎还厉害;劝他不要去了,但他认为是别人妒忌他,就又去了。结果那庞然大物看到老虎,不但不怕,反而径自冲将过来,踏平了假老虎,  相似文献   
5.
报道并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中间乌米兽(Urmiatherium intermedium)头骨化石新材料,该材料产自柳树组上部,属于晚中新世晚期杨家山动物群。中间乌米兽是一种大型的晚中新世牛科动物,角心特化,短且呈薄板状,并且在基部相互靠近。在角心前后方的额骨和顶骨上,发育大片赘生骨疣,这些骨疣与角心一起,合称角器。20世纪初,步林报道了中国北方晚中新世地层中的大量中间乌米兽化石,包括产自山西保德和甘肃庆阳的20多件头骨以及很多破碎的齿列和骨骼。本文报道的乌米兽头骨化石是乌米兽在甘肃临夏盆地的首次发现,将其在中国北方的分布向西扩展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带。乌米兽被普遍认为与近旋角羊(Plesiaddax)、和政羊(Hezhengia)和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等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其系统发育地位仍存有争议。相比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乌米兽的分布较广,从伊朗至中国北方都有分布,但它鲜与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伴生。在临夏盆地,与其伴生的牛科动物目前仅发现中华羚(Sinotragus)一种。  相似文献   
6.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与泪骨相接触、上臼齿原小尖萎缩、原脊不太发育、下颌粗壮、齿隙短、下犬齿可能存在但发育较弱以及p4下内尖孤立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根据新发现的化石,确立了Nestoritherium属名的有效性,并将修订后的Nestoritherium wuduense(Xue&Coombs,1985)归入其中,认为此属是Hesperotherium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7.
玛姆象属是长鼻类玛姆象科这一重要类群的最终成员.虽然这一属在上新世的欧亚大陆和更新世的北美大陆广泛分布,它早期的进化历史却鲜为人知.报道了中国北方上中新统发现的斜脊玛姆象(相似种)(Mammut cf.M.obliquelophus)的新材料,包括一个几乎完整的幼年头骨,这些材料显示了玛姆象科的许多原始特征,因此很好地解释了玛姆象属形态特征的形成过程.斜脊玛姆象(相似种)具有强烈向两侧扩展的枕部,在门齿窝的基部具有收缩,这些特征与莫罗托始轭齿象(Eozygodon morotoensis)和广河豕脊齿象(Choerolophodon guangheensis)均具有相似性,后两者分别为玛姆象科与豕脊齿象科的早期代表.因此,玛姆象科与豕脊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具有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同位于象形类(Elephantimorpha)系统发育中的基部.支序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巫山县迷宫洞是一处重要的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其绝对年代为距今13150±190年。本文研究了这一遗址出土的犀牛化石,材料包括头骨碎块、下颌、牙齿及数件头后骨骼。这些材料被鉴定为梅氏犀或称基什贝尔格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是这个种已知时代最晚和分布最为靠南的记录。适合温带气候的S.kirchbergensis在中-晚更新世南下至长江流域,可能是受到冰期寒冷气候的压迫所致。以迷宫洞和其他长江流域的S.kirchbergensis为基础,通过对比,认为我国南方、北方以及欧洲的S.kirchbergensis在颊齿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从而将这个种分为三个类型。另外,本文还对我国南方更新世的犀牛种类,特别是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进行了全面地厘定。  相似文献   
9.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颌主要特征表现在联合部强烈地横向扩展和i2巨大且内刃上翻。本文所述标本为一件带畸形牙齿的C.wimani亚成年下颌,年龄约9岁,个体中等大小,其特征与C.anderssoni相差较大,而与C.wimani完全一致。其畸形之处表现在左、右两侧的p4为异常状态,并且在左侧还保留有dp4。左p4前后内外倒转,且下三角座仅为一锥形牙尖形态;右p4不仅内外反转,而且下三角座完全退失。这件标本从病因来看,左dp4的滞留很可能是左p4牙胚的不正常发育造成的,而左、右p4的畸形生长很可能是生物体遗传因素和营养不良共同造成的。C.wimani的数量庞大,种间和种内竞争都很激烈。牙齿的畸形影响了上下牙的咬合状况,在环境恶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功能劣势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