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两年室外盆栽和室内人工控制试验,建立了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死苗率与低温的定量关系,确定了隆冬期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死苗率达10%、20%和50%的临界低温以及抗冻能力密度.结果表明: 强冬性小麦品种抗冻能力最强,半致死温度最低(燕大1817为-21.5 ℃,京411为-21.2 ℃),其次是冬性品种(农大211为-21.1 ℃,农大5363为-20.3 ℃)和弱冬性品种(郑366为-18.5 ℃,平安8号为-18.4 ℃),春性品种抗冻能力最弱(郑9023为-15.4 ℃,偃展4110为-14.7 ℃).当温度降低到冬小麦冻害发生临界温度后,温度每降低1 ℃,弱冬性小麦(郑366和平安8号)死苗率增量最大,分别增加16.8%和25.8%,冬性小麦(农大211和农大5363)死苗率分别增加14.7%和18.9%,强冬性小麦(燕大1817和京411)死苗率分别增加15.4%和13.1%,春性小麦(郑9023和偃展4110)死苗率分别增加13.8%和15.1%,说明冻害发生后若持续降温,弱冬性品种遭受冻害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冬晓  杨晓光  赵锦  慕臣英  龚宇 《生态学报》2015,35(13):4338-4346
冻害是影响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害发生规律和演变特征,对防御冻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淮冬麦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0—2010年47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在分析越冬期负积温和越冬期长度变化特征基础上,以越冬期负积温为指标分析了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发生频率及站次比演变特征,并利用冻害实际灾情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黄淮冬麦区越冬期负积温绝对值在过去50a平均为17.3—240.8℃·d,空间上呈南少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且近50a呈减少趋势,全区负积温绝对值每10年减少1.8—38.3℃·d,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时段内全区越冬期长度呈波动性缩短趋势,尤其是研究区域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越冬期长度年际间变化不显著,且个别站点有些年份没有稳定越冬期,多集中在1985年以后;(3)黄淮冬麦区较轻冻害发生频率较高,为40%以上,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站次比年代际呈增加趋势;中度冻害和较重冻害发生频率较低,多数站点在10%以下,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站次比呈减少趋势;全区无严重冻害和极严重冻害风险。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风险较小,各站点冻害程度随年代变化逐渐减轻,较轻冻害的站点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