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融合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辛明秀  马玉娥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6):365-370
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融合及应用辛明秀,马玉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河北涞源第一中学,涞源102900)原生质体融合起源于60年代。1960年法国的Barski ̄[1]研究小组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混合培养中发现了自发融合现象。同时日...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肠杆菌生长迅速,操作方便,使之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大肠杆菌的分裂、复制、基因表达及调控、遗传重组等已研究得十分清楚,并已成为原核生物的模式。本文简要介绍大肠杆菌的分裂繁殖,染色体DNA的双向复制及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于分析微生物种类组成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对于理解该环境中各类微生物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日益受到重视。用于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方法很多,将简要介绍基于PCR的研究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等研究方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辛明秀 《植物杂志》2010,(10):38-4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放置的水果、饭菜、木材、衣服等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都会变质、发霉、腐烂,这都是微生物分解的结果。你或许因此会对它恨之入骨,不过,科学家却利用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微生物培养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环境中可培养的微生物比例仍然较低。目前研究者对微生物不可培养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关键在于:高浓度的营养基质、无法实现原位培养、不明确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缺乏尖端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等。研究者为了克服这些培养障碍,不断研究出许多提高微生物培养效率的方法,简要介绍改进培养基、发展新的培养条件等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米曲霉原生质体融合及杂合二倍体的形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辛明秀  蒋亚平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3):143-148
采用混合酶液处理纤维素酶高产苗株3042N-2(天冬酰胺缺陷型“Asn”)及蛋白酶高产菌株3042N-19(蛋氨酸缺陷型“Met”)的营养菌丝,获得原生质体,以PEG为助融剂进行融合处理,成功地获得了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原生质体的营养互补融合。将异核体菌落的菌丝转接到合有0.1%樟脑的新鲜MM上,25℃诱导培养7─15天,挑取绿色角变菌落的孢子,将其转接到MM上能迅速生长,经孢  相似文献   
7.
脂肽类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很强表面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含有由亲水性氨基酸和疏水性脂肪酸链组成的特殊分子结构,表现出亲水、亲脂两亲性的特性,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作为抗菌药物和肿瘤抑制剂在医药和临床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本文对脂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产生的冷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休克蛋白(cold shock protein,Csp)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它与微生物对冷环境的适应及多种细胞功能有关。冷休克蛋白基因是一段编码70个左右氨基酸的DNA序列,在这段序列中有5′非翻译区(5′UTR)、冷盒及下游盒等特征。冷休克蛋白作为DNA或RNA结合蛋白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冷休克蛋白在转录、mRNA稳定性及翻译等几个水平上被严格调控。  相似文献   
9.
冷活性酶是一类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很高催化活性的酶。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是其低温催化活性的结构基础。该论述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与低温催化活性的关系,从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分析了冷活性酶柔韧性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稳定性和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水体中大肠菌群的含量检测水质污染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污染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某些与病原微生物有密切关系的微生物的含量来反映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人畜粪便。因而常选用存在于人体和哺乳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如大肠菌群作为水质污染指示菌。利用指示菌反映水质污染状况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测定大肠菌群含量常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