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通过设置人工土壤种子库,研究了野生樱桃李土壤种子库的动态及啮齿动物和凋落物覆盖对种子库中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取食动物扰动下,48.3%的种子萌发输出为幼苗,50%的种子被动物搬运或当场取食,4%的种子腐烂.在排除了取食动物干扰的条件下,樱桃李种子形成了短期持久的土壤种子库,3年后依然有部分种子萌发并输出为幼苗.凋落物覆盖和对照处理中,被搬运和当场取食种子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清除凋落物的裸地.地表凋落物存留能减少动物搬运、取食,但不足以导致新生幼苗的大量出现,而啮齿类动物的搬运或取食是影响野生樱桃李种子命运和种子库动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玉  张玉  熊国保  严武 《生态学报》2018,38(5):1698-1710
赣江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流,为流域内两千多万常住人口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赣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支付意愿可为建立和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在随机效用理论框架下采用Tobit模型和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对赣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了赣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能的亮点在于,第一,将心理距离、心理所有权等微观因素纳入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模型中,通过测算心理变量对支付意愿影响的偏效应,探讨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可行路径;第二,比较分析了河流上、中、下游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差异,并探讨了支付意愿异质性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除居民收入和年龄外,对赣江环境治理满意度、支付偏好、对环保部门的信任度、与河流的心理距离、对河流的心理所有权也是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2)赣江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区域异质性是由上、中、下游居民支付偏好、对环保部门信任度和收入的差异造成的。(3)满意度、信任度、心理距离和心理所有权的平均偏效应分别为7.22、3.84、2.7、1.85元/户。(4)赣江流域WTP预测值的中位数为19.57元/户,其中,南昌、吉安和赣州每户居民每月愿意支付的金额分别为23.24、19.70、16.86元,赣江为流域居民创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3.60亿元/a,其中,南昌段、吉安段和赣州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31亿元/a、3.21亿元/a和4.65亿元/a。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拟步甲多样性及其对生境的指示作用,选取鄂尔多斯台地的北部的石龙庙、石灰庙、新街镇和杭锦旗,以巴氏罐诱法采集拟步甲。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丰富的是杭锦旗;多样性指数以石灰庙最高,石龙庙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以石灰庙最高,石龙庙最低;优势度指数以石龙庙最高,新街镇最低;均匀度指数以新街镇最高,杭锦旗样地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梯度对拟步甲物种多样性有很大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与降水梯度存在不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体数量与降水梯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SLE的发病机制不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是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环境因素。公认的机制包括异常的微生物移位、分子拟态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的失调。因此,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影响SLE的发生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肠道菌群与SLE的关系,以及菌群干预作为SLE防治的新策略,为进一步研究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拟步甲多样性及其对生境的指示作用,选取鄂尔多斯台地的北部的石龙庙、石灰庙、新街镇和杭锦旗,以巴氏罐诱法采集拟步甲。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丰富的是杭锦旗;多样性指数以石灰庙最高,石龙庙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以石灰庙最高,石龙庙最低;优势度指数以石龙庙最高,新街镇最低;均匀度指数以新街镇最高,杭锦旗样地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梯度对拟步甲物种多样性有很大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与降水梯度存在不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体数量与降水梯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观察蒲公英多糖(dandelion polysaccharide,DP)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探讨DP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用DP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P(0、100、200、400、800μg/m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DP对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DP对乳腺癌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DP作用MDA-MB-231细胞48 h后,该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DP组(100、200、400、800μg/mL)能够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存活率(P<0.05或P<0.01),而对MCF-10A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与空白组相比,DP组(200、400μg/mL)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减弱(P<0.01);与空白组相比,DP组(200、400μg/mL)迁移能力显著降低;与空白组相比,DP组(200、400μg/mL)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1);与空白组相比,DP组(200、400μg/mL)p-PI3K、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PI3K、Akt及GSK-3β总蛋白无明显变化;与空白组相比,DP组(200、400μg/mL)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综上,DP能够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比色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68份桃品种果肉花色苷含量,比较2种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桃果肉花色苷的遗传多样性,初步提出红肉桃的判定标准。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白肉品种花色苷含量接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分析方法,而黄肉品种应尽可能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48份材料检测出矢车菊-3-葡萄糖苷,是桃果肉中主要的花色苷种类,乌黑鸡肉桃,大果黑桃果肉中同时检测到矢车菊-3-芸香糖苷。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花色苷含量将桃划分为5个等级,含量20 mg/100 g定为红肉桃的划分临界点。本研究中共鉴定出5份红肉桃品种,感官判定且风味为甜的红肉桃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8.
周琳琳  赵玉  李夏雨  桂昊  王雨婷  龙雁华 《菌物学报》2022,41(10):1597-1606
蚁巢伞属真菌尖盾蚁巢伞Termitomyces clypeatus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昆虫共生的野生食用真菌,因味道鲜美备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对蚁巢伞属真菌开展相关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本试验选取8个候选内参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磷酸葡萄糖变异酶(PGM)、β微管蛋白(TUB)、β肌动蛋白(ACT)、翻译延长因子1-α (EF1)、蛋白磷酸酶2A (PP2A)、聚泛素(UBQ)和翻译延伸因子2 (EF2)],对其在T. clypeatus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菌丝体、巢内萌发期及成熟子实体)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4种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以及RefFinde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ACTEF1TUB的相对表达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可作为蚁巢伞属真菌功能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尽早明确老年脑梗死的病因,积极预防各种危险因素,给予充分的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新疆野生樱桃李林3种不同样地土壤细菌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在不同样地间的差异较大,细菌数量为林下>沟边>林窗,在P<0.01水平上,细菌数量在不同样地间的差异性显著,林下的细菌数量最多(79.15×106个/g),林窗的最少(5.71×106个/g)。土壤细菌数量垂直分布均是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逐渐减少(P<0.05),其中细菌数量在林下层次间差异性显著(P<0.05),在林窗不同层次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