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国内外甜高粱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研究了206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出22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2~19个等位基因。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在0.50~0.87。利用220个多态性标记计算206份甜高粱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32~0.96之间。利用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方法对206份甜高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A、B两大组,B组只包含3个品种,与其他品种遗传关系较远,A组进一步被分成15个类群,农艺性状近似的聚在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2.
以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总量为指标,考察了超声、加热回流、快速溶剂萃取(ASE)三种提取方法对青海栽培何首乌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ASE的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筛选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ASE在提取效果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条件为:乙醇浓度51%,提取温度96℃、提取时间16 min。快速溶剂萃取法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何首乌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足丝蛋白是贻贝科(Mytilidae)所特有一种在水环境中也能表现出强黏附功能的蛋白,也是目前开发新型生物黏附剂的主要候选分子。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贻贝,其足丝粗硬,黏附力强,关于厚壳贻贝的足丝蛋白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通过醋酸抽提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从厚壳贻贝足丝盘中分离纯化到数种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经质谱鉴定和氨基酸序列测定,其中三种足丝蛋白(分子量6 kD左右)属于贻贝足丝蛋白-3(mytilus foot protein-3,mfp-3)家族,且序列中富含DOPA,另有三种足丝蛋白为未知新型足丝蛋白。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表明,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在金表面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这与其黏附功能是直接相关的。以上工作为深入了解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的分子多样性以及黏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超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UPLC-ELSD)法测定柴达木栽培和野生枸杞子中的鼠李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以ACQUITY UPLC BEH Amide柱为分析柱,乙腈和水(各含0.2%TEA)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15 mL/min,柱温为45℃,ELSD为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50℃,N2流量为40 psi。研究发现,枸杞子中的水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和葡萄糖,两种糖的检测限分别为0.86和0.64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8%(RSD=1.66%)和89.6%(RSD=2.55%)。该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枸杞子中水溶性糖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柴达木栽培枸杞子具有很整齐的品质优良性,而野生枸杞子品质差异很大,适宜于选择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建立测定枸杞子中东莨菪内酯的HPLC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柴达木栽培和野生枸杞子的东莨菪内酯含量进行测定。以Diamonsil C18柱为分析柱,甲醇-0.05%磷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4 nm;研究发现,枸杞子中东莨菪内酯在0.026~1.040μg(R2=0.9996)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6.1%,RSD=2.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枸杞子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柴达木栽培枸杞子具有很整齐的品质优良性,而野生枸杞子品质差异很大,适宜于选择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青海玉树沙棘的营养价值,选取青海玉树5个不同地区的沙棘,对其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籽)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营养价值的评价,为玉树沙棘再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分别用亚临界流体丁烷和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出沙棘不同部位中的粗脂肪和黄酮类成分,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ASE)提取沙棘中的糖分,然后分别测定了各部位脂肪、黄酮类成分、总糖、多糖、类胡萝卜素、总酸、维生素C、原花青素、沙棘籽中脂肪酸含量,同时还测定了各部位主要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各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等。结果表明,玉树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干计,6.89%)、可溶性糖(7.56%)、类胡萝卜素(34.1 mg/100g)、维生素C(1430 mg/100 g)和总矿物质元素(226.4 mg/100 g);玉树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7.5%)、总黄酮(2.10%)、氨基酸(以干计,15.41%)、总矿物质元素(748.1 mg/100 g);玉树沙棘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5%)、粗纤维(21.1%)、熊果酸(144.1 mg/100 g)、氨基酸(以干计,11.62%)、总矿物质元素(376.9 mg/100 g);玉树沙棘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1.4%)、原花青素(3.27%)、氨基酸(以干计,18.63%)、不饱和脂肪酸(548.6 mg/g)。上述数据表明,青海玉树沙棘不同部位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可为青海玉树沙棘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果枸杞中花色苷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黑果枸杞中花色苷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1)黑果枸杞花色苷在0.1%盐酸-甲醇溶液中呈紫红色表明花色苷中的主要成分可能是飞燕草色素、牵牛花色素、锦葵色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向提取溶液中加入5%Al Cl3甲醇溶液后无红移现象表明花色苷结构B环上无邻位酚羟基;A440nm/Aλmax比值小于20%表明该色素是3,5位均带有糖苷键的双取代花色苷;在304 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表明该色素分子内含有酰基;色素水解后主要生成葡萄糖。由上述可初步推测出黑果枸杞色素中主要为酰基化的锦葵色素-3,5-二葡萄糖苷;(2)经紫外分光光度法、质谱和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鉴定出黑果枸杞中含有8种花色苷,分别是: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5-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6-O-对香豆酰)芸香糖苷-5-O-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6-O-对香豆酰-3-O-乙酰)-5-O-二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和锦葵色素-3,5-二葡萄糖苷,其含量依次为0.86%、1.17%、2.38%、11.79%、68.35%、0.63%、5.24%、9.58%。花色苷是黑果枸杞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该试验可为黑果枸杞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中富含各种黏附蛋白分子,其中贻贝足丝蛋白3(mussel foot protein-3, mfp-3)是贻贝用以与外界基质进行黏附的主要蛋白分子.贻贝足丝中天然的mfp-3的含量低,水溶性差,因此纯化困难.本文以厚壳贻贝足丝蛋白mfp-3的cDNA序列为目的基因,用PCR法扩增Mfp-3基因,并成功构建含有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mfp-3原核表达载体pET-21a/ Mfp-3.经IPTG(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9.18 kD的重组蛋白.经酪氨酸酶催化、玻璃包被和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分析.结果表明,重组厚壳贻贝mfp-3蛋白经酪氨酸酶催化后,L-3,4-二羟基苯丙氨酸(即多巴,L-3,4- dihydroxyphenylalanine, DOPA) 含量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黏附性能.上述研究为开发以mfp-3黏附蛋白为来源的生物粘合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岷县龙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和异荭草苷含量。结果测定岷县龙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和异荭草苷的含量分别为0.108%、1.46%、2.21%、1.61%。色谱条件为:色谱柱:XDB-C18(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速:1.0 mL/min;流动相:甲醇/0.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岷县龙胆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为藏药岷县龙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诱因分析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茵AmpC酶的诱导与三代头孢用药时间长短的关系,调查高产AmpC酶菌株在我市医院及不同病室的分布,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FOX三维确证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率;以稀释渐进突变法对耐药突变株进行筛选;并回顾性调查比较临床高产AmpC酶和非高产AmpC酶患者用药的时间。结果: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总检出率为13.9%,其中绿脓假单胞菌为43.6%,摩根氏菌为25.0%,阴沟肠杆菌为20.9%,弗氏枸橼酸杆菌为14.2%,粘质沙雷菌为13.3%,奇异变形杆菌为7.7%,鲍曼不动杆菌为10.1%,产气肠杆菌为6.9%,肺炎克雷伯菌为5.5%,大肠艾希菌为1.9%;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噻肟(CTX)对持续高产AmpC酶突变株的选择能力最强,头孢吡肟(FEP)选择性较弱,亚胺培南(IPM)无选择性;临床高产AmpC酶患者三代头孢平均用药时间为8.62±1.63d(3-18d),非高产AmpC酶患者平均用药时间4.91 1.53d(1-11d),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抗生素诱导产生高产AmpC酶的突变株存在种属差异性,且诱导能力的变化存在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