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蔡柏岩  江云飞  葛菁萍  接伟光 《生态学报》2010,30(17):4691-4698
从分子水平分析大麻沤麻液中细菌种类及其优势菌群,为筛选出大麻微生物脱胶的生产菌种奠定基础。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大麻沤麻液中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使用Gel-Pro Analyzer 4.5软件分析DGGE指纹图谱,并对优势条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发酵初期过渡到主发酵期细菌种群多样性上升,群落演替迅速,从主发酵期进入到发酵末期,细菌种群多样性下降,群落演替缓慢;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在发酵中期(72h)达到高峰,说明发酵中期细菌种群数量、优势菌群种类达到了最高值,发酵初期和末期以不可培养细菌为主,主发酵期以成团泛菌属为主。  相似文献   
2.
接伟光  李瑾  蔡柏岩 《菌物学报》2014,33(5):1005-1014
研究硫素对不同大豆品种成熟期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提高3个特定大豆品种根围土壤和根系AM真菌多样性的最佳施硫量,为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选用黑农44(HN44)、黑农48(HN48)、黑农37(HN37)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4个硫素处理S1(对照),S2(0.02g/kg),S3(0.04g/kg)和S4(0.06g/kg)。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3个大豆品种根围土壤和根系中AM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在S2处理下HN37和HN44根围土壤和根系AM真菌多样性最高,而在S3处理下HN48根围土壤和根系AM真菌多样性最高;DGGE图谱中各样品优势种群变化显著,球囊霉属Glomus和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真菌为3个大豆品种根围土壤和根系中AM真菌的优势菌群。由此可见,硫素对不同大豆品种根围土壤和根系AM真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适量施硫能够提高大豆根围土壤和根系中AM真菌的多样性,不施或过高施硫反而抑制AM真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PCR-DGGE技术在细菌多样性研究中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作为研究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分子检测工具之一,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该技术无需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便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复杂样品中微生物的菌群多样性、动态性及其功能菌的遗传信息,被广泛用于环境生态学的研究中。该文概述了PCR-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该技术的各个环节如DNA提取、PCR扩增、DGGE条件以及图谱染色等条件的优化进行探讨,提出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细菌的菌群结构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明大豆连作种植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试验选取连作0年大豆根际土样与连作2年大豆根际土壤,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研究了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连作0年根际土壤中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连作2年大豆根际土壤中相应值。大豆根际土壤中的噬纤维菌科(Cytophagaceae)、鞘氨纯单胞菌(Sphingomonas)、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及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一些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要变化并不显著。大豆连作会降低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改变细菌菌群结构。但是在短期连作过程中,不同作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难以用来推断作物连作所存在普遍现象。以期试验结果同时为缓解短期大豆连作障碍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檗根围丛枝菌根(AM)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东北林业大学林场采集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根系及根围土壤,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孢子进行了分类鉴定。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鉴定出黄檗根围土壤中存在4种AM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美丽盾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和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而应用nested-PCR技术从黄檗根内只检测到了G.intraradices,G.mosseae和Scu.calospora,表明G.versiforme未侵染黄檗根系。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常见的地下共生菌,对植物和土壤具有多种有益作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吸收土壤硫素的最新进展,在目前耕地缺硫状况下,着重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改善植物硫素营养以及丛枝菌根真菌利用硫素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影响菌根硫代谢的因素,并指出该研究方向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黄檗丛枝菌根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形态学特征与Nested-PCR技术鉴定黄檗丛枝菌根真菌。方法: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挑选黄檗丛枝菌根。同时,利用湿筛法获得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运用Nested-PCR技术,对黄檗粗提DNA进行特异性扩增,采用blastn进行序列相似性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侵染黄檗根系的AM真菌。结果:编号为HDAM-1的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与G.intraradices的特征描述一致。Nested-PCR检测到约455bp的目的片段,其序列与G.intraradices(DQ469118)相似性最高,达97.8%,有11个碱基的差异。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序列在基于25S rDNA的进化树中与G.intraradices(DQ469118.1)处于同一分支,确定G.intraradices侵染黄檗根系。结论:将形态学特征与Nested-PCR技术相结合鉴定AM真菌,不仅简易、经济,而且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黄檗根围丛枝菌根真菌菌群组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东北林业大学林场采集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根系及根围土壤,采用Nested-PCR技术扩增黄檗菌根及根围土壤AM真菌18S rDNA NS31/Glol区域,利用该产物进行DGGE分析,并结合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及DGGE图谱分析技术对黄檗AM真菌菌群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ested-PCR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可有效地从微量DNA中扩增出约230bp的目的片段;黄檗根系及根围土壤具有不同的DGGE指纹图谱特征,DGGE带谱在条带的数量、亮度、优势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全部序列可分为3类菌群,即球囊霉属Glomus、盾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及植物病原菌黄杨亚赤壳Hyponectria buxi,其中Glomus sp.(EF177624)和Glomus sp.(DQ085205)分别为黄檗根系和根围土壤样品中最具优势的AM真菌.  相似文献   
9.
磷、硫转运蛋白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体内磷、硫转运的重要载体,参与调节磷和硫酸盐的吸收与转运,对提高大豆的磷、硫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大豆磷转运蛋白可划分为Pht1、Pht2、Pht3、Pho1和Pho2 5大家族,目前对Pht1的研究最为深入。大豆14个Pht1家族可分为3个亚家族,他们对磷吸收和转运具有重要作用。大豆硫转运蛋白基因GmSULTR1;2b可在大豆根中特异性表达并被低硫胁迫诱导。本文基于大豆磷、硫的营养吸收、转运与利用过程中的相关性,对Pht1家族以及GmSULTR1;2b基因在大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大豆磷、硫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短期连作3个大豆品种分枝期根系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不同大豆品种与AM真菌在连作土壤中的互作效应。通过向黑农44(HN44)、黑农48(HN48)和恳丰16(KF16)3个大豆品种盆栽土壤中接种F. mosseae,对接菌连作0年(未连作对照组)、连作1年、连作2年土壤中的大豆根系,采用Nested-Program Control Register-DGGE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接种F. mosseae后,不同大豆品种根系AM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值表现为连作2年的土壤>连作1年的土壤>未连作的土壤;其中,球囊霉属GlomusF. mosseae为3个大豆品种根系中AM真菌的优势菌群。接种F. mosseae对连作1年、连作2年3个大豆品种根系AM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