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肥胖引起巨噬细胞浸润机体组织,诱发慢性低度炎症反应,是形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诱因。因此研究影响巨噬细胞炎症状态的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机理。该文通过免疫荧光、Real-time PCR等技术,研究巨噬细胞炎症状态与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巨噬细胞极化为炎症状态的M1型,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变化不显著;当巨噬细胞极化为抗炎状态的M2型,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显著升高。当饱和脂肪酸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炎症状态的类M1型,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变化不显著;当不饱和脂肪酸诱导的抗炎症状态的类M2型,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显著升高。此外,使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缺陷型(Pex3~(–/–))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实验,也可以极化为M2/类M2型,呈现抗炎状态,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M2/类M2型极化能够诱导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不是M2/类M2型极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转氨酶(ω-transaminase,ω-TA)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在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ω-TA在催化非天然底物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陷,大大限制了ω-TA的应用。为改善此缺陷,针对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R)-ω-TA(At TA),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随机突变、组合突变相结合的策略进行酶的热稳定性改造,获得了热稳定性与活性同步提高的最佳突变酶At TA-E104D/A246V/R266Q (M3)。与At TA野生酶(wild-type, WT)相比,M3的半衰期t1/2 (35℃)由17.8 min提升至102.7 min,提升了4.8倍,半失活温度T5010比WT (38.1℃)提高2.2℃。最佳突变酶M3对丙酮酸和1-(R)-苯乙胺的催化效率分别是野生酶的1.59倍和1.56倍。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加所导致α-螺旋的加固稳定是酶热稳定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底物分子与结合口袋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IP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非尼酮,观察组给予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 d的肺功能指标、血清肺纤维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转移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弥散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尿素氮、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转移生长因子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对照组为30.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吡非尼酮相比,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可提高IPF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综述:从水文过程到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启发,国内学者提出了与城市水文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之道——"海绵城市"。在梳理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文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海绵城市研究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生态等众多领域且不断融合拓展。归纳了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强调应更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响应多尺度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城市水文过程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框架,在理论上从单纯地关注水文过程转变到全方位倡导生态水文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重点融合生态水文途径改善城市水文空间体系,将生态恢复作为重要建设方式来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弹性。  相似文献   
5.
多人同步交互式记录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可以揭示两个或多个个体的大脑间在社交情境下神经活动的耦合。这一目标仅靠单个大脑活动的记录与测量是无法实现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在进行多人同步交互记录研究中有独特的优势。该方面的研究已经涵盖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多个领域。本研究使用近红外光谱成像对社交情境下自我表露的双人大脑前额皮层的活动进行交互式测量,并使用小波相关来分析双人大脑互动时的神经同步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社交对话时,被试对的大脑间左侧额中回、右侧眶额皮层和右侧额下回下部的活动同步性显著增强。共情能力与社交情境下脑间同步性的强度呈正相关,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右侧额下回。本研究支持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多人同步交互记录大脑间神经耦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