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根分泌物在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中 ,通过土壤 植物 微生物系统协同作用高效修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的环境过程与机理进行了综述。根分泌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活化污染区重金属元素 ,使固定态转化为植物可吸收态 ,大大提高了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 ,通过植物的超积累作用 ,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 ,根分泌物也可以和重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体 ,降低他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起到固定和钝化作用。对于有机污染物 ,根分泌物一方面为根际的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源 ,使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代谢活力比非根际区高 ,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到根际的酶系统可直接参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生化过程 ,提高降解效率。并对此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诗生  王芳  蒋新 《生态学报》2010,30(7):1894-1902
五氯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在曾经使用过五氯酚的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和沉积物可以检测到五氯酚的残留,甚至残留五氯酚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综述了五氯酚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生物富集、生态毒理机理和效应。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五氯酚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环境行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系列浓度La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水稻根质膜透性和根分泌物中几种营养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a在低浓度时(≤50μg·ml^-1),可以稳定细胞膜,减少电解质外渗率,在此浓度下,根系分泌物中K^+、Ca^2+、P和H^+的含量比对照低,La的浓度升高(100~400μg·ml^-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率呈现短时间抑制,长时间促进的规律.La在高浓度时(c≥500μg·ml^-1),即使短时间的处理,也会使根细胞原生质膜破坏,电解质外渗率提高.此时根分泌物中K^+、Ca^2+、P和H^+含量均比对照高.由此可以得出在水培条件下,La^3+≤50μg·ml^-1对水稻生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草酸对土壤胶体与矿物表面酶的吸附及活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模拟根系分泌物——草酸溶液的浓度、pH对酸性磷酸酶在针铁矿、高岭石及黄棕壤和砖红壤胶体(<2 μm)上的吸附及比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针铁矿对磷酸酶的吸附量受草酸浓度的影响较小,其它供试胶体对蛋白的吸附量随草酸浓度的升高,一般表现为先急剧降低(0~5 mmol·L-1),之后逐渐升高到与对照相当或略低.这与草酸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配位形态及其对载体表面的电荷改变、溶解有关.草酸体系中,供试胶体对磷酸酶的吸附顺序为针铁矿黄棕壤>高岭石>砖红壤.酶在草酸体系中的最大吸附点位一般出现在蛋白的等电点(IEP)和供试胶体的PZC之间,而酶在草酸体系中被固定到供试胶体上之后,其最适比活点随胶体类型的不同而没有变化或有所高移.  相似文献   
5.
铝对植物毒害及植物抗铝作用机理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58  
综述了有关铝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耐铝机理的研究成果。铝可以从植物的不同生物水平上影响植物的生长;不同植物耐受铝的能力不同,耐受性植物可在机体内形成各种耐受机制,以抵抗环境中铝的压力。这在受损土壤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乙酸对土壤胶体矿物吸附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浓度乙酸对酸性磷酸酶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8的乙酸体系中,酶在胶体矿物表面的最大吸附pH一般出现在蛋白的等电点和矿物的零电荷点(PZC)之间,各土壤胶体和粘粒矿物对酶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针铁矿》黄棕壤>砖红壤>高岭石>二氧化锰,乙酸浓度对酶在胶体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结合能具有较显著影响,在0~200mmol·L^-1范围内,随着乙酸浓度的增加,酶吸附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稳定的趋势,而吸附结合能的变化与此相反,并就乙酸对酶在胶体矿物表面吸附影响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邓建才  蒋新  王代长  卢信  郜红建  王芳 《生态学报》2005,25(12):3359-3367
阿特拉津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曾经使用阿特拉津的国家的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已经检测到阿特拉津的残留,长期暴露在该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中,势必对动物的生殖与繁衍及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介绍了阿特拉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着重评述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生态毒理学评价以及模型对其环境行为的描述,目的旨在帮助理解田间阿特拉津迁移机制及其如何污染地下水。农田生态系统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规律决定其环境行为,它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应用较多的迁移模型是经典的对流-扩散方程,该模型已广泛运用于水-土系统中化学物质的迁移,且室内模拟的实验结果能较好解释田间现象,因此,开展阿特拉津在稳定流场饱和/非饱和室内土柱中的混合置换实验及批量平衡吸附实验,可获得反映阿特拉津迁移的穿透曲线特性及阿特拉津吸附性能的分配系数,结合数学模型拟合阿特拉津在土壤中非平衡迁移曲线,用拟合参数预测不同深度土壤中阿特拉津浓度变化和累积淋溶量动态规律,应该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代有机化合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翠英  余贵芬  蒋新  樊建凌 《生态学报》2007,27(8):3482-3488
多氯代有机化合物(PCOCs)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典型污染物,厌氧条件下PCOCs能够发生脱氯发应,从而使其毒性大大降低,脱氯后形成的低氯代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好氧降解,直至完全矿化。从PCOCs的降解过程出发,重点综述了几种典型PCOCs的厌氧脱氯机理以及几种重要影响因素;阐明了脱氯反应是PCOCs厌氧降解的关键步骤,反应的发生必须有还原剂提供电子,微生物的参与尤为重要;同时展望了同位素示踪法在研究PCOCs降解机制上的应用,以及开发高效降解PCOCs微生物的必要性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中六氯苯的老化特征及其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 结果表明:六氯苯在不同土壤中的老化过程呈现出先快后慢的二阶段特征,即在初始的60 d内,六氯苯老化速率较快, 随后老化趋势减缓.六氯苯在土壤中的老化作用主要发生在与土壤初始接触的60 d内,其老化速率呈现水稻土>红壤>潮土的规律.六氯苯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量和生物富集系数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虽然六氯苯在土壤中的可提取态含量随着老化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在蚯蚓体内有较高的生物富集量(457.6~984.3 ng·g-1)和一定的生物富集能力(生物富集系数BAF在3.74~6.35),仍会对土壤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酶修复土壤农药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和文祥  蒋新  朱茂旭  王芳 《生态学杂志》2001,20(3):47-51,68
1 农药生物修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药是人们主动投放于环境中数量最大、毒性最广的一类化学物质 [1] ,据统计 [2 ,5] ,1 960年世界农药的销售额仅为 8.5亿美元 ,1 994年增加到 2 78亿美元 ,增长 32 .71倍。在我国 ,农药至少占农业生产费用的 3% ,每年施用量 5.0× 1 0 5~ 6.0× 1 0 5t,其中约 80 %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 ,导致现有耕地的 1 /7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过量施用的农田约 1 .33×1 0 6ha,可见 ,农药已成为土壤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由于土壤中农药 [4 ]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 ,如 DDT分解 95%需 4~ 30年 ,六六六 3~ 2 0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