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使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而且也增加了部分患者的保乳概率,但是约20%的乳腺癌患者不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并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因此,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研究已发现的NCT相关的预测因子主要包块肿瘤类型、分子分型、ER、PR、Ki67等,而HER2、TOP2A、P53、PRAP单独作为预测因子的还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各种预测因子的作用及其不足之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幼虫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 显示,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48 h的LR5o(半致死用量,Median lethal rate)分别为0.812、2.255、4.082、22.735、6.755和0.00467 g a.i/hm2.在农田内暴露场景下,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均不可接受;在农田外暴露场景下,仅有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可接受,其它均不可接受.结果 表明在田间最大推荐用量下,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的初级风险评价均存在高风险.  相似文献   
3.
以油体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获得安全、经济、稳定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应用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课题,现在可以利用酵母、细菌和动物细胞生产多种药物蛋白,但这些蛋白的生产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和疫苗是目前生物反应器研究的热点.油体蛋白在油料作物种子中高水平表达且易于分离,经过改造后是生产目的蛋白的一种理想栽体.介绍了油体、油体蛋白的结构以及利用植物油体蛋白表达体系这一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目的蛋白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月桂酸生物印迹对脂肪酶酯化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印迹是改良酶学特性,扩大脂肪酶工业应用领域的新兴技术。本研究结合溶胶-凝胶脂肪酶固定化工艺,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四甲氧基硅烷(TMOS)为前驱体,月桂酸为印迹分子,考察了月桂酸生物印迹对脂肪酶PS酯化活力的影响。脂肪酶酯化活力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生物印迹能显著提高脂肪酶的活性及稳定性。印迹体系经正交试验优化获得的最优条件为:水和硅烷摩尔比(R)为12,聚乙二醇(PEG)加入量为120μl,月桂酸加入量为0.15mmol。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印迹酶相对于游离酶比活力提高了44.3倍,相对于未印迹固定化酶提高了2.4倍;印迹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80℃下处理0.5h后,残余酶活分别为58%,而游离酶未检测到活性。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发生、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干细胞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乳腺癌干细胞是首次分离出来的实体干细胞,研究表明,它是一群未分化、具有多种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乳腺干细胞的分化、更新能力受激素及信号转导通路的严格控制,一旦这种机制被破坏或发生异常,干细胞就会异常分化,变成乳腺癌干细胞,并无限生长形成肿瘤.乳腺癌干细胞具有放、化疗抵抗性,高致瘤性及高侵袭转移性,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要想更好地治疗乳腺癌就需要寻找针对这些干细胞的靶标,从而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研究及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石伟雄  李雪  朱华  苏磊  秦川 《微生物学报》2023,63(10):3773-3783
无菌动物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在其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测不出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病毒、原生动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无菌动物因其不携带任何微生物,可转化为携带特定微生物的动物,同时因其免疫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对微生物感染异常敏感,可建立多种悉生动物模型,用于特定微生物感染实验和致病机制研究。此外,无菌动物作为关键工具,是研究菌群与疾病关系的核心,在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疾病和感染机制研究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无菌动物及其在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其表达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104例乳腺癌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每例标本CXCR1的阳性表达积分,分析不同乳腺疾病CXCR1的表达差异。统计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标本CXCR1的阳性表达积分的变化,分析其与化疗病理反应的关系。结果:CXCR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中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上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病理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激素受体状态及Her2表达情况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癌组织中CXCR1的表达下降,下降幅度越大,其化疗疗效越好。结论:CXCR1的检测对于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判断有指导意义,可辅助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侵袭性以及预后,CXCR1表达的下降与化疗疗效相关,抑制其表达可能可以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甲状腺癌的无创诊断模型,评估该模型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39例与良性病变11例,提取出以上50例病例中手术前经过B超检查与甲状腺癌相关的8项图形特征,并进行评分量化,利用BP神经网络对50例病例进行学习和检验,建立甲状腺癌无创诊断模型。用该无创诊断模型对疑为甲状腺癌20例患者进行术前预测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本文所建立的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无创诊断模型在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预测诊断中达到了100%的准确率。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无创诊断模型,在甲状腺癌及良性病变的预测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无疑对辅助B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天然分布区的11个种群的16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思茅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思茅松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54.76%)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0.44%),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11.95%,分化程度相对较小。球果总种子数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35.51%),其次是球果质量(35.1%),种子大小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86%),成为最稳定的种实性状;景谷县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景洪市则最小。球果和种子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球果长和球果质量越大,种鳞长、种子长、种翅长、千粒重、球果总种鳞数和球果总种子数就越大。生态因子中,年平均气温对表型性状影响最大,其次是1月平均气温和>5℃积温。利用种群间聚类分析可以把思茅松的11个种群分为2类4个亚类,表型性状依据地理距离进行聚类,聚类结果与年降水量和>5℃积温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神农架主要森林土壤CH4、CO2和N2O排放对降水减少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可为森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神农架典型森林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2种人工林马尾松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格局改变后,其土壤CH_4吸收、CO_2和N_2O的排放格局和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吸收CH_4通量为(-36.79±13.99)μg Cm~(-2)h~(-1),显著大于马尾松和杉木两种人工林的CH_4吸收通量,其吸收通量分别为(-14.10±3.38)μg Cm~(-2)h~(-1)和(-7.75±2.80)μg Cm~(-2)h~(-1)。马尾松和杉木两种人工林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107.03±12.11)μg Cm~(-2)h~(-1)和(80.82±10.29)μg Cm~(-2)h~(-1),显著大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1.27±10.59)μg Cm~(-2)h~(-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N_2O排放通量为(8.88±6.75)μg Nm~(-2)h~(-1),显著大于杉木人工林(5.93±2.79)μg Nm~(-2)h~(-1)和马尾松人工林(1.64±1.02)μg Nm~(-2)h~(-1)。分析3种森林土壤CH_4吸收量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CH_4吸收通量与其土壤温度呈现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P0.0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其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空气温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而马尾松林与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湿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降水减半后,减少降水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CH_4吸收通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杉木林土壤CH_4吸收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杉木林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马尾松林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明显抑制作用,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林土壤N_2O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