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六种植物对Pb的吸收与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择和筛选重金属Pb的耐性与富集植物,在温室砂培盆栽条件下对铅锌尾矿区附近生长的6种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草木樨(Melilotus suavena Ledeb)、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a)、酸模(Rumex acetos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羽叶鬼针草(Bidens maximowicziana Oett))体内Pb的含量与分布、重金属Pb的迁移总量、根系的耐性指数做了研究;拟定了6种植物对Pb的耐性临  相似文献   
2.
肥桃     
肥桃因产于山东省肥城而得名,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肥桃果实大,呈米黄色、果形美、肉质细嫩、味甘多汁、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历代为皇室贡品。据1904年《肥城县乡土志》记载“……惟桃最著名,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又据1934年吴耕民教授的《肥桃调查报告》中称“肥桃形大,品香气馥郁,汁多味甜,其品质较上海水蜜桃之果实有过之无不及。”肥桃一般单果重250克,大者可达757克。  相似文献   
3.
硅肥是一种富含有效硅及钙、镁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肥料,且成本低廉,施用方便,在水稻、甘薯、大蒜、生姜、苹果等作物上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但硅肥施于桑树未见有研究报道。1993年、1994年我们连续二年将硅肥施于夏秋砍伐桑田,进行增产效果的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甘薯切块直播栽培是一项综合性丰产新技术。该项试验在山东莱芜、滕州、泰安等示范均获成功,并于1993年通过验收和鉴定。现将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选种 选取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夏薯品种,大小均匀,每亩用种量40—50千克。剔除受冻害,冷害和病虫害的薯种。 切块漫种 由于种薯上下芽眼密度不同,切块大小有别。顶端芽眼密,切块约为1/3薯长,尾部芽眼稀,切块可为2/3薯长。先将种薯十字纵切4块,再横切一刀,共得8块,首尾分开放置,避免上下颠倒。每亩播种块2800左右。另将母薯保护剂100毫升兑水40—50千克,倒入切块40—50千克,拌匀,浸种10—15分钟,捞出晾干后立即播种。  相似文献   
5.
六种植物对Pb的吸收与耐性研究   总被引:107,自引:0,他引:10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择和筛选重金属Pb的耐性与富集植物,在温室砂培盆栽条件下对铅锌尾矿区附近生长的6种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草木樨(Melilotus suavena Ledeb)、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a)、酸模(Rumex acetos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羽叶鬼针草(Bidens maximowicziana Oett))体内Pb的含量与分布、重金属Pb的迁移总量、根系的耐性指数做了研究;拟定了6种植物对Pb的耐性临  相似文献   
6.
铜污染对蚯蚓体重的影响与其铜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强  王彬彬  聂俊华 《生态学报》2009,29(3):1408-1414
将简育湿润淋溶土和有机物料以体积分数1:1混合,加入硫酸铜模拟成Cu2+0~200mg/kg的污染土壤.投入赤子爱胜蚓,以研究铜污染对蚯蚓生长和铜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体重与土壤铜污染浓度呈抛物线关系,低浓度的铜对蚯蚓生长有促进作用,Cu2+浓度>60mg/kg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超过100mg/kg后铜污染浓度提高与污染接触时间延长均会加剧抑制程度,严重时出现负增长.蚯蚓表皮及肠道中铜含量与其铜吸收总量都随外源铜浓度的增加与污染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铜在肠道的积累速率大于表皮.土壤中铜浓度增加时肠道铜向表皮脂肪系统的运输增加,各处理肠道中铜含量与表皮的比值都随着土壤中铜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提高.蚯蚓对污染土壤铜的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Cu2+200 mg/kg处理培养21d后,蚯蚓肠道的铜浓度是土壤环境铜浓度的2.65倍,铜富集总量达到最高值0.674 毫克每10条.该结果对于探讨蚯蚓在铜污染土壤的适应机理,提高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法栽培是山东农业大学和莱芜市南冶镇农技站共同研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已于1993年10月和12月分别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省内外专家的验收和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甘薯栽培史上的空白,已达到山东省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甘薯栽培新法集无性繁殖、防腐、覆膜、切块、清棵等技术优势于一体,大大提早了春薯的种植期,在每亩投入和管理与传统插苗相当的情况下,增产率达50—100%,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8.
甘薯切块直播栽培成功后,我们又经多次试验,摸索出有关增产的一些影响因素,为完善这一技术提供依据。 适宜的播种期 1992年的试验表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覆膜处理比裸地深5厘米地温平均高2—3℃,即地温已高于15℃,具备了生根发芽的温度,在此期播种,均能安全生长。在此期内,播种越早,增产效果越大。 切块数量对出苗率的影响 将每千克薯种切成40、60、80块,按规程播种,结果表明,各种切块数对出苗率无明显差别。从节省种薯量着想,以每千克薯种切80块为佳。  相似文献   
9.
逆境胁迫下作物基因表达更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高等植物在厌氧、热激,盐分胁迫,养分胁迫,紫外辐射等各种逆境条件下,基因表达更替的一系列过程,提出基因表达变化对作物适应逆境条件的意义,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选种、切块和药剂浸种处理选种选择安全越冬,未受冻害、抗病性强无病斑的夏薯,每个重100克左右,亩用种量40公斤。切块根据甘薯块顶端芽眼多,近根处芽眼少的特点进行切块。将薯种按长度分为上、中、下三部,从长度上各占1/3,用干净刀先将近根处的下部(1/3)切下,再纵切或2块,再将薯块(上、中部)十字形纵切或4块,然后在上、中部交接处切开,一个100克重的薯块共切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