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近自然纯培养法对细菌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微生物在自然生境中协作生长的基本特性,提出一种对传统纯培养技术的改进思路及方法:设计一种有孔培养皿,皿内覆盖有不允许细菌通过、但营养物质可以自由流动的微孔滤膜。培养时将该培养皿放入被分离微生物所需生境中,可以克服传统纯培养难以提供外源活性物质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混合培养法和传统纯培养法的弱点,从而达到增强部分微生物可培养性、甚至培养出未培养微生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溪流生态系统潜流带生态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袁兴中  罗固源 《生态学报》2003,23(5):956-964
最近一、二十年,对潜流带研究的逐渐开展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潜流带在溪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潜流带是溪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界面,占据着在地表水、河道之下的可渗透的沉积缓冲带、侧向的河岸带和地下水之间的中心位置。有关潜流带重要性的近期研究进展增进了我们对溪流生态学的理解,大大扩展了水生生物生境的物理空间以及生物相互作用和生产力存在的区域。潜流带生境包含多样化的、丰度很高的动物区系,其常常控制着溪流生物生产力和生态过程。潜流带对溪流生态系统的潜在重要性来自于生物学和生物地化活动。潜流带在溪流有机物的分解和水质净化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潜流带是溪流集水区内各种环境特征的综合表征体,它能够反映周围景观的环境条件及其变化,集水区内的自然或人为干扰,都会影响到潜流带的水文循环、理化特征、生境分布、营养结构和基本生态过程。因此,对溪流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必须包括潜流带。最后对潜流带生态学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