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喙伸反应(PER)试验适用于评价杀虫剂对蜜蜂行为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喙伸反应研究了亚致死剂量(LD50/100~LD50/10)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对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L.工蜂嗅觉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口饲喂溴氰菊酯5ng和10ng后,工蜂对0.1%的蔗糖溶液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水应激指数降低,但对0.3%,1%,3%,10%和30%的蔗糖溶液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变化;而经口饲喂吡虫啉0.3ng和0.6ng后,工蜂对上述各浓度蔗糖溶液的敏感性变化不明显,但其水应激指数升高。  相似文献   
2.
明亮熊蜂繁育室内印度谷斑螟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建东  国占宝  李继莲  罗其花  吴杰 《昆虫知识》2007,44(5):698-702,F0004
明亮熊蜂Bombus lucorum L.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果菜传粉昆虫,印度谷斑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bner)是危害明亮熊蜂繁育的主要害虫之一。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谷斑螟的形态特征与危害蜜蜂巢房的大蜡螟Gallerie mellonellaL.和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明显不同。印度谷斑螟以饲喂熊蜂的花粉为载体传播进熊蜂繁育室,在熊蜂繁育室内可以连续繁殖,1年发生6~8代,且世代重叠。印度谷斑螟幼虫主要以蜂群内的剩花粉为食,当花粉不足时,就开始取食巢房和蜂蛹,对熊蜂的规模化繁育危害较大,每年的5~8月、11~2月为危害高峰期。印度谷斑螟的发育受环境和食物的影响很大,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60%熊蜂繁育室内,印度谷斑螟的卵期为4d,幼虫期为19~23d,蛹期为11d,成虫期为4~20d。成虫羽化后3~4h即可进行交配,雌蛾交配后当天就开始产卵,产卵期4~10d不等,平均产卵量107.8粒。在熊蜂繁育室消毒期间,食物短缺,印度谷斑螟幼虫进入休眠状态,各龄幼虫均可发生休眠现象。印度谷斑螟不危害蜜蜂,在蜜蜂巢房中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3.
4.
空间诱变条件下蜜蜂后代的波动性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罗其花 《昆虫知识》2009,46(4):542-546
利用航天搭载的雄蜂精液对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产卵后大量培育后代蜂王;以SP1、SP2及SP3代蜂王后代工蜂为研究对象,考查波动性不对称(fluctuating asymmetry,FA)在不同代次种群中各对称性状间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SP1、SP2和SP3代工蜂的前翅长及肘脉a均表现出FA,SP1、SP2代的对照组中均未出现,而SP3代的对照组蜂群则全部表现出FA;与对照蜂群相比,空间诱变后代的前翅长及翅脉a的FA值均较高。此外,讨论FA在蜜蜂种群对生态环境适应性上应用以及利用蜜蜂的FA来监测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对患有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蜜蜂幼虫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时,获得1株未知菌株。从分离培养特性、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得知该菌株为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次生菌——粪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并暂定名为Enterococcus faecalis FB102。同时,得知根据该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可与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区分,并且将其单独接种蜜蜂幼虫后未能使幼虫患病。根据粪肠球菌较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易于分离培养的特性,得知通过对粪肠球菌的鉴定可以简化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诊断过程,而且推测该菌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蜂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蜜蜂害螨,是一类比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危害性更大的寄生虫,近几年关于小蜂螨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小蜂螨的分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与传播、诊断与防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小蜂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蜂群衰竭失调病(CCD)致病因子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6年冬到2007年春,"蜂群衰竭失调"(简称CCD)病席卷了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造成这些国家蜂群数量锐减并引发严重的农作物授粉危机。为了尽快控制病情,CCD研究小组展开大范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体、杀虫剂、转基因作物及气候暖化等都可能是蜂群衰竭失调的原因之一;最新研究显示,以色列急性麻痹病病毒很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最终病因仍未确定。文章综述国外CCD研究进展,并论述我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我国饶河黑蜂(亦称东北黑蜂)群体与俄罗斯蜜蜂(亦称USDA-ARS俄罗斯蜜蜂)、C形态学分支的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O形态学分支的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和安拉托尼亚蜂Apis mellifera anatoliaca之间的亲缘关系,本试验运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以来自饶河县7个区域(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东北黑蜂为研究对象,其它5个蜜蜂群体为对照,分析了东北黑蜂与其他西方蜜蜂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和种质特性。结果表明东北黑蜂群体与俄罗斯蜜蜂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μ)2=0.31~0.55),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而与高加索蜂、安拉托尼亚蜂和卡尼鄂拉蜂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遗传距离(dμ)2=0.52~0.86)。该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东北黑蜂起源于俄罗斯蜜蜂,其对东北黑蜂的选育、推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蜡螟饲料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广泛应用于昆虫生理生化、杀虫剂筛选和昆虫毒理学等多个领域,因此,选择物美价廉的饲料对其进行大规模饲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占饲料成本份额较高的奶粉和酵母粉作为研究对象,分5组配方进行大蜡螟的饲养实验。通过对每组各个历期和产卵数进行比较,获得了优化后的饲料配方:奶粉50g、酵母粉20g、面粉100g、麦麸100g、玉米粉100g、蜂蜡50g、蜂蜜50g及甘油60g;并首次比较了奶粉和酵母粉在大蜡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明确了酵母粉对大蜡螟幼虫期、蛹期的发育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奶粉对幼虫期发育和繁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小于酵母粉;同时两者与成虫的寿命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自然条件下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Smith的一妻多夫水平,本实验采用B118、B11、B96、B124和B126微卫星位点,对来自5群野生红光熊蜂(A、B、C、D和E)的工蜂和雄蜂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推导出:在A、B、C、D和E群体的工蜂基因型中,来自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有3、2、3、4和3种,即与母本蜂王交配的雄蜂数量分别是3、2、3、4和3只。表明在自然条件下,红光熊蜂同其他蜜蜂科的蜂种一样,也存在一妻多夫现象,且与蜂王交配的雄蜂数量平均为3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