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调控者。全球变暖可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加速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中释放碳,进而引起陆地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正反馈。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暖等问题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低温干旱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增温响应的实验证据。为此,该文依托青藏高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建立的增温实验平台,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测定了2015和2016年生长季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生物量,在此基础上揭示气候变暖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增温处理导致2015和2016年生长季(5–10月)的表层土壤温度均显著提高1.6℃,同时也导致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了3.4%和2.4%(体积分数),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增温处理下,两年生长季旺期(8月)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为749.0和844.3 mg·kg~(–1),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为43.1和102.1 mg·kg~(–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分别为17.9和8.4,但实验期间MBC、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与对照没有差异。PLFA分析的结果显示细菌在微生物群落中占主导,而丛枝菌根真菌含量最少,增温处理并没有改变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并且增温导致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量分别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由于受水分的限制,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Micro RNA(mi 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参与调控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包括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目前研究认为,mi RNAs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mi R-124是mi RNAs家族的一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mi RNA,在多种肿瘤包括消化系统肿瘤的细胞或组织中均表达下调,扮演着类似抑癌基因的角色,在该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 R-124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湖泊沉积中碳酸盐、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在全新世尺度上碳酸盐及其同位素、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δ13Ccarb和δ18Ocarb的环境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变化,生物成因碳酸盐及其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和C/N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气候信息,同时文中还讨论了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体重和温度对褐牙鲆标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褐牙鲆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幂函数关系;褐牙鲆标准代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为指数关系;褐牙鲆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用Rs=0.2340W^0.6695e^0.0372T表示。体重和温度对褐牙鲆的标准代谢率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2007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4个航次调查资料, 探讨了该水域的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007年共捕获鱼类浮游生物6,463个, 隶属12目28科45种, 以鳀科丰度最高, 占总丰度的76.5%。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包括4种生态类型: 淡水型(2种), 半咸水型(14种), 沿岸型(10种)和近海型(16种)。 其中, 近海型物种个体数量最多, 占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总丰度的74.55%。鳀(Engraulis japonicus)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 对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丰度贡献最大。鱼类浮游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白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在春季占绝对优势, 鳀是夏季优势度最高的种类, 秋季除鳀外, 前颌间银鱼(Hemisalanx prognathus)成为优势种; 鱼类浮游生物丰度高度集中在优势种上, 各季节优势种对总丰度贡献超过89%。群落物种数量、丰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 在夏季最高, 春季和秋季次之, 冬季最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体现了鱼类繁殖迁移策略和鱼类对环境变异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叶切除术对红细胞及淋巴细胞膜流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均作肺叶切除术。分别用微量滴定法、高效液权色谱法和DPH荧光探剂法测定血浆和红细胞膜PLA2活性,红细胞膜磷脂PS、PE、PC和红细胞、淋巴膜脂流动性。结果:手术10min、手术60min和手术结束后30min血浆和红细胞膜PLA2活性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手术60min和手术结束后30min 红细胞膜PS、P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究miR-216a-5p对胃癌细胞自噬和放射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对双特异性磷酸酶10(DUSP10)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照射SGC-7901细胞,剂量率为0.8Gy/min,总剂量为8Gy。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miR-216a-5p mimic、NC mimic、pcDNA DUSP10或pcDNA NC转染到SGC-7901细胞中。转染后,将细胞分为miR-216a-5p mimic组和NC mimic组,每组又分为0Gy和8Gy两个亚组。在拯救实验中,将细胞分为miR-216a-5p mimic+pcDNA DUSP10组和miR-216a-5p mimic+pcDNA NC组。通过qRT-PCR检测miR-216a-5p和DUSP10 mRNA水平。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掺入实验和集落形成测定检测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仪评估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USP10、Bax、Bad、Bcl-2、LC3和p62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的表达,用于评估细胞中的DNA双链断裂(DSB)。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16a-5p和DUSP10的靶向关系。通过GFP-mRFP-LC3检测自噬体。结果:与8Gy NC-mimic组相比,8Gy miR-216a-5p-mimic组的集落数量、EdU阳性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γH2AX阳性率、细胞凋亡率和Bax和Ba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8Gy NC-mimic组相比,8Gy miR-216a-5p-mimic组的自噬体数量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miR-216a-5p-mimic共培养后,与DUSP10-3''-UTR-MUT组相比,DUSP10-3''-UTR-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NC-mimic组相比,miR-216a-5p-mimic组的DUSP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01)。与miR-216a-5p mimic+pcDNA NC组相比,miR-216a-5p mimic+pcDNA DUSP10组的集落数量和自噬体数量升高,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结论:miR-216a-5p通过抑制DUSP10来抑制细胞增殖、增加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并抑制放射诱导的自噬,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鱼溶浆(SW)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以30%鱼粉日粮为对照(FM), 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约8% (SW8)、17% (SW17)和25% (SW25)的鱼溶浆(干物质), 设计4组等氮等能日粮, 在池塘网箱中养殖黄颡鱼[初始体重(15.67±0.11) g] 60d。结果显示: 与FM组相比, SW25组黄颡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SW17、SW25组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同时, SW17、SW25组血清胆固醇降低11.9%—16.6%, 甘油三酯降低32.5%—47.9% (P<0.05)。SW25组肝胰脏胆汁酸水平比FM组降低了76.3% (P<0.05), 而在血清、肠道中胆汁酸水平升高了125.7%和123.3% (P<0.05)。黄颡鱼肝胰脏CYP7A1基因的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 BSEP、ABCC4、NTCP 基因的表达量随鱼溶浆添加量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SW25组的表达量比FM组高16.9%、68.2%和222.8%, ABCC4、NTCP表达量变化显著(P<0.05)。结果表明: 在无鱼粉日粮中添加25%的鱼溶浆(干物质), 不影响黄颡鱼肝胰脏胆汁酸的合成作用, 但促使胆汁酸向血液、肠道中转移, 增强了脂肪的能量代谢作用, 减少鱼体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压处理和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两种方法进行了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水晶彩鲫四倍体的研究。水晶彩鯽受精卵在受精后(发育水温14—15℃)50、54、55和60min时的静水压(650kg/cm~2)处理(3min)组中都出现了四倍化胚胎,而在受精后48和48min以前的相同处理组中都没有观察到四倍化胚胎。在受精后(发育水温16-18℃)48、50、52、55、56和60min时的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组中,也都出现了四倍化胚胎,且四倍化率比仅用静水压处理高,但存活率更低。在经过处理而发育形成的胚胎中,既有四倍体、次四倍体和4n/2n嵌合体,也有二倍体和次二倍体,并在一些次二倍体和次四倍体中期相中还观察到休克处理致使染色体断裂的痕迹——染色体片段。在抑制卵裂诱发加倍的效应期内,可能存在瞬间对休克耐受性较强的时期,而在此前后,对休克更为敏感。在少数处理组中,已筛选出了数尾四倍体鱼。文中还对鱼类四倍体的诱导技术、抑制卵裂诱发染色体组加倍的效应期以及四倍化胚胎的存活率和生命力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