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Fe2+ 对水稻离体根边缘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艺    刘鹏    宋金敏  徐根娣  蔡妙珍  王婷婷 《生态学报》2008,28(6):2925-2925~2930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 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 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 mm时,边缘细胞数目最大;根长20 mm时边缘细胞活性最大;根长2 mm时,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 PME)活性最高,水稻边缘细胞的形成与根冠PME活性相关.高Fe2 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毒害效应,用浓度为200 μmol·L-1的Fe2 溶液处理48 h后,细胞活性比对照下降了72.70%, 但用400 μmol·L-1 Fe2 溶液处理时,细胞活性有所回升,这可能是边缘细胞耐铁毒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根冠PME活性随着Fe2 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表明根冠PME活性与植物铁毒有关.  相似文献   
2.
经10℃低温胁迫后,绿豆下胚轴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极显著(P<0.01)升高,而豌豆下胚轴细胞中sOD活性极显著(P<0.01)上升;绿豆下胚轴细胞内的质体过量积累淀粉粒,豌豆下胚轴内的质体却无此现象,呈现各种形态,其中以哑铃形最为常见;在绿豆和豌豆中均观察到中央大液泡被分割成小液泡,线粒体数量增加、出现聚集现象,且线粒体向质体和内质网靠拢.从上述结果看,10℃低温对绿豆下胚轴细胞产生可逆的损伤,而对豌豆没有显著伤害,还能提高它的耐寒水平.  相似文献   
3.
长序榆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对研究榆属、榆科植物的系统发生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长序榆的生境特点,对该种的引种、科学保护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在我国的长序榆近两年的踏查发现,长序榆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等省,长序榆生境已经严重片段化,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长序榆多分布在海拔600—900 m的阳坡或半阳坡上,其中最大的种群分布在浙江开化和遂昌,分布区的特殊地势使其成为长序榆的冰期避难所。对18项生物学、生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序榆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土壤养分、坡向和海拔。对浙江松阳、江西武宁和福建南平数量极少的种群需优先进行迁地保护,积极引种栽培;而对于安徽歙县、浙江临安、开化和遂昌等大种群分布区,应该扩大核心保护区面积,避免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类脂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特别是类脂中脂肪酸的饱和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固醇对植物的表型和在低温下的生长、胚胎的发育以及可育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曾在中国广泛分布。前期的3项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黄山的中国大鲵种群存在独特的遗传分化,是一个未被描述的物种。这3项研究中的分子数据均基于本文通讯作者1995年之前采自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的原生大鲵标本。本文基于形态学比较,将1995年以前本文通讯作者在祁门县采集的11个大鲵标本描述为大鲵属一新种:祁门大鲵(Andrias cheni sp. nov.)。我们测量了11个标本的25个形态特征,并与大鲵属的其他物种进行比较。祁门大鲵与大鲵属其他物种可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1)头躯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头宽/头长(HW/HL)比为0.80 ~ 0.98;(2)头部和下颌相对光滑,有不规则排列的小结节;(3)颈部侧褶与体褶不连续;(4)第三指比第一指长,指式Ⅰ< Ⅳ < Ⅲ < Ⅱ;(5)四肢粗而短,后肢比前肢长,前肢长/后肢长(FLL/PLL)比为0.78 ~ 0.96;(6)尾部肌肉发达,基部粗大,后部和上部逐渐变平,尾长约为总长度的1/3。经形态比较,本研究将祁门大鲵描述为新种,大鲵属物种增加到5个。本文提供了相对完备的形态数据,可为后续大鲵野生谱系的资源保护、人工种群遗传管理和增殖放流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10℃低温处理2d的绿豆下胚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大部分细胞的损伤是可逆的而非致死性的,如内质网膜模糊和呈颗粒状;线粒体呈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其数量增加,且聚集分布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附近,核糖体聚集成为多聚核糖体等。也有小部分细胞受到的伤害是致死性的,如细胞质电子密度显著升高,质体中淀粉粒过度积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膨胀和解体,小液泡频繁吞噬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自溶死亡等。  相似文献   
7.
水稻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铁毒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为实验材料,从19个品种中筛选出来相对耐亚铁的水稻品种中优9288和敏感品种汕优10号,研究水稻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铁毒的响应.结果表明,第1个水稻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同时出现,当根长为25 mm时,边缘细胞数目最大,分别为1165个(中优9288)、1311个(汕优10号);两个品种边缘细胞活性随着根长的增加而增强,在根长20 mm时活性最强,随着根的进一步伸长,活性下降;根长为2 mm时根冠果胶甲基脂酶(PME)活性最高.随着亚铁溶液浓度的增加,中优9288的边缘细胞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当浓度为100 mg/L时达到最大值,汕优10号的边缘细胞数则一直呈现减少趋势;两个品种边缘细胞活性随亚铁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当亚铁浓度增加到400 mg/L时,活性有所回升,但当浓度增加到800 mg/L后存活率又下降;根冠PME活性随着亚铁溶液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有关铁毒影响水稻根冠PME活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