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禾本科牧草在典型草原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3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通过小区试验,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21份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评价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美国和中国的6份材料不仅适应性较强,而且产草量和种子产量也相对较高,可作为该地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遗传多样性对模拟增温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路  李春瑞  田青松  杜建材  王忠武  韩冰 《生态学报》2016,36(21):6909-6918
为探究全球变暖对温带荒漠草原地上种群的遗传影响,对已经接受模拟增温处理6年的短花针茅草原4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即半灌木、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植物,应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对照处理与增温处理下的木地肤、短花针茅、细叶葱、猪毛菜4种植物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11.32%,11.32%;40.83%,39.91%;14.29%,13.10%;19.85%,19.1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0274,0.0259;0.0812,0.0899;0.0131,0.0084;0.0506,0.0456。Shannon's信息指数值(I)分别为0.0447,0.0430;0.1354,0.1466;0.0267,0.0182;0.0811,0.07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种植物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实验处理内部,木地肤为85.03%,短花针茅为66.35%,细叶葱为70.00%,猪毛菜为66.52%;增温处理间的变异分别占-2.81%,-5.47%,-3.60%,2.53%(P0.05)。4种植物增温处理与变异程度之间在统计学上并无相关性。研究表明虽然短时间的模拟增温并不足以使4种生活型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相对于3种多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猪毛菜更容易受到增温影响。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对增温具有不同的遗传响应。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仆寺旗公共草地全年连续放牧的传统放牧方式,通过控制性试验,并结合太仆寺旗多年的草地、家畜、经济和气象等数据,建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公共放牧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以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收入增加为目的,对典型草原的最适载畜率、家畜在冬春季节的合理补饲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典型草原放牧管理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当年10月到翌年5月份,家畜能量需求与放牧、补饲能量供给严重不平衡,家畜体重下降;随着载畜率的增加,牧民年均净收入先增加后降低,在载畜率为2.275羊单位/hm2时,收入达到最高;太仆寺旗最适载畜率为每公顷1.55-2.275羊单位。降低载畜率、加强补饲、提高草地质量都有利于提高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沙地油蒿群落生产力动态的能量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兵  杨劼  田青松  李博 《生态学报》1998,18(3):315-319
从鄂尔多斯高原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光合作用所积累的能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入手,从能量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油蒿群落生产力动态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与能量现存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在9月初达全年最大值。油蒿光合强度在7、8月份较大。群落地上能量现存量增长率、群落生长速率及能量转化率均在这两个月中较高,即它们的变化趋势一致。植物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动态变化与群落生产力变化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完成了四川西北部、西藏部分地区(海拔2 166 m~4 955 m范围内)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牧草种质资源849份,其中禾本科为32属,720份,豆科为13属,87份,其它科42份。丰富了国家牧草种质基因库,为川、藏地区野生牧草的驯化与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6.
12个雀麦种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别12个雀麦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检测12个雀麦种(共22份材料)的基因组中每2个SSR序列间的DNA片度长度多态性.结果: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谱带,95条是多态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7.61%.POPEGEN软件分析显示:22份雀麦材料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8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35.基因流(Nm)为0.7928;SLTNTsys2.1e软件对12个雀麦种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可分为11类.对22份雀麦材料进行UPGMA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群8个小组;Arlequin3.1软件进行AMOVA分析,种间的分子变异比率为21.74%,种内的分子变异比率为78.26%.结论:雀麦在属的水平和种的水平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12个雀麦种问的基因交流有限,种内变异是雀麦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