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草木樨状黄芪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材料类别:下胚轴。培养条件:(1)三角瓶内铺一薄层脱脂棉,上盖滤纸,以蒸馏水浸润高压灭菌后备用;(2)MS 2,4-D1.0~2.0mg/L(单位下同);(3)MS BA0.5~2.5 LH500;(4)MS IBA0.5~1.0。所有MS培养基均附加蔗糖3%并以0.6%的琼脂固化,pH5.6~5.8,培养温度25±2℃,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度1200lx。生长与分化情况:种子经常规灭菌后于(1)中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东海北部外海越冬场渔业多样性和群落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采用中国14家渔业公司底拖网渔业生产和科学调查获得的26种渔业数据,结合东海月平均海表温度,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主成分方法(PCA)分析了海洋表面温度和渔业群落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通过线性回归和广义相加模型(GAM)解析群落结构变化和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到2011年海表温度在1982/1983年出现冷水期(20世纪70年代—1982年)向暖水期(1983—2011年)的跃变.冷水期内为增温趋势,暖水期内1998年之前为增温,1998年之后为降温趋势.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显示:多样性波动在较大程度上受到马面鲀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马面鲀成为绝对优势鱼种,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不含马面鲀时,多样性指数在增温期(1972—1998)随时间显著增加,在降温期(1999—2011)则同步下降,表明海表温度会影响渔业群落的多样性水平.主成分分析第一因子(PC1)和第二因子(PC2)的方差解释率为32.4%,PC1表现为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模式,可能与气候变化相关;PC2则为短周期的年际变化模式,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时间相对应.线性拟合和GAM分析结果显示,PC1与冬季海表温度EOF主模态(win EOF1)的线性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win EOF1和sum EOF2(夏季海表温度EOF第二模态)联合效应对PC1的方差解释率达到88.9%,win EOF1对PC2也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表明群落格局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受到气候和海洋水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已引起国际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14家国营渔业公司底拖网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大面定点调查获得的17种中下层渔业数据,结合1960—2011年东海北部水域海表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Fox模型移除捕捞效应产生的趋势变化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下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几种重要经济种类的影响。通过气候跃变检验分析发现,海表温度在整体变暖的趋势上叠加有年代际波动,研究水域分别在1982/1983年发生了从寒冷期(1960—1982年)向升温期(1983—1998)、经由1998/1999年再到温暖期(1999—2011年)的跃变。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显示:相比于寒冷期,温暖期间底层类和大型捕食类资源指数降低,中层类和无脊椎类升高;暖水种资源指数升高,暖温种降低;生物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移除捕捞效应后,对不同生态属性种类CPUE与海表温度距平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底层类、中层类和无脊椎类残差与海表温度距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中层类与海表温度距平显著正相关,而大型捕食类则呈负相关关系;暖水种残差与海表温度距平呈正相关,而暖温种则呈负相关关系。中层类中的黄鲫(Setipinna taty)、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CPUE残差均与海表温度距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近底层类中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头足类(Squid)的CPUE残差均与海表温度距平呈正相关关系,而底层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对虾(Shrimp)则呈负相关关系。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需加强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查明渔业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机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渔业管理制度,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名称: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又名地槐、山槐等。材料类别:幼茎段。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的2,4-D0.5~2.5mg/L(单位下同)及BA1.0~2.0以0.5为浓度梯度构成不同的配合。其中(1)MS 2,4-D1.5 BA1.5对芽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2)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2.0~4.0。生长及分化情况:苦参无菌苗茎伸长至2cm左右时切割成约0.5cm的小段,接种于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所有外植体均在5天后略显膨大并开始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根据2016—2017年间对胶州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非线性多维标度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等方法分析了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6种,隶属2纲10目30科41属,以硬骨鱼纲鱼类为主(45种,97.83%)。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最多(22种,47.83%),其次是鲉形目(Scorpaeniformes),占15.22%。种类数季节变化明显,以夏季最高,23种;秋季最低,16种。优势种组成以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和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等鱼类为主。多样性分析显示,鱼类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多样性指数(H′)季节变化范围为1.668—2.453,以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季节变化范围为0.577—0.808,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季节变化范围为2.431—3.123,以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盐度、水深和pH是影响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且水温和pH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由于人类活动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干扰,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组成更替明显,多样性水平降低,鱼类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