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同施肥与灌水量对槟榔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通气法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灌溉量对槟榔土壤氨挥发速率和挥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恢复期和出花期追肥灌水后,不同施肥处理均在第3天出现氨挥发速率峰值(0.50-3.42 kg.hm-2.d-1),而后迅速下降并进入低挥发阶段。出花期氨挥发速率峰值(1.50-4.42 kg.hm-2.d-1)比恢复期氨挥发速率峰值明显高。灌水量小(300 m3. hm-2)的氨挥发率和总量比灌水量大(600 m3. hm-2)的明显减小。在同一氮水平下,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氨挥发率较高。在同一有机质含量条件,氨挥发率随着N肥含量增加而升高。与单施N肥处理相比,有机肥与N肥配施可明显减少氨挥发速率和总量,可减少氮损失。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槟榔果实性状及其槟榔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性状比较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形态学与生物化学两个水平研究了海南5个常见槟榔栽培种之间果实性状变化及其槟榔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槟榔5个品种间果实性状都不同,其中以品种A、B、D的果实品质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一级标准,品种C、E达到二级标准;(2)品种E的叶面积、产量(座果数×单果重)最大,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植株的产量与叶面积呈正相关;(3)5个品种中以品种B的槟榔碱含量最大(0.4451%),其次为品种E、C、D、A。其中品种A与B、A与E、B与D、B与E之间差异显著;(4)长、短蒂花品种之间槟榔碱含量差异不显著;(5)槟榔碱含量与其果实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6)槟榔碱含量与营养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降香黄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适合降香黄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常规SDS法、常规CTAB法和改良CTAB法等3种方法提取降香黄檀叶片基因组DNA,经电泳、吸光度、酶切检测比较提取结果;对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检测。结果:改良CTAB法通过增加洗涤样品步骤,有效去除了多糖和多酚类物质,提取的DNA质量好,无降解现象,无蛋白质、盐离子及RNA污染。结论:改良CTAB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使用该方法所得DNA的质量完全能够满足相应的分子操作需要。  相似文献   
4.
槟榔黄化病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发生黄化病的槟榔茎、叶、花中提取到完整的RNA,采用了CTAB法、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槟榔黄化病组织RNA。从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方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所得RNA完整性较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介于1.8-2.0之间,RNA得率较高,为120μg/g以上,并能成功进行反转录制备cDNA,表明该RNA可以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5.
二种改进人工饲料对红脉穗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9±1)℃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研究了2种改进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椰子幼果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生长发育、繁殖力和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天然饲料相比,用改进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幼虫存活率、蛹重及产卵量均提高;幼虫相对生长率(RGR)、食物利用率(ECI)及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提高,而相对取食量(RCR)则显著降低。表明红脉穗螟幼虫对2种人工饲料有很好的适应性,可用于大量饲养。  相似文献   
6.
用民族植物学观点分析黎族与植物资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民族植物学观点,探讨黎族人在适应环境、生产方式、传统民居、生活用具、民间工艺、民族医药、布料制作、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等方面与当地植物资源的关系,分析了黎族人民对植物资源的认识、利用和保护方式。分析认为,黎族人一直居住在热带森林地区,植物资源在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利用植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黎族人的许多传统知识和经验对当今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香蕉炭疽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6株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中获得内生细菌进行香蕉炭疽病拮抗细菌筛选。采用对峙培养筛选法、碱基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获得2株对香蕉炭疽病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JXS1-6和AHL1-1菌株的抑菌带宽达9 mm及4 mm。通过16S rDNA碱基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JXS1-6和AHL1-1均鉴定为伯克霍尔德属(Burkholderia),属于伯克霍尔德科(Burkholderiaceae),伯克霍尔德目(Burkholderiales),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