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热带季节雨林雾凉季和湿热季昼间林窗区域不同热力作用面的热力效应初步分析,指出在西双版纳,不论是雾凉季还是湿热季,热带季节雨林林窗边缘壁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热力作用,且由于受林缘树木的影响,热力效应较强的东侧,北侧林缘壁面最大区域出现位置高于次生林林窗,而强度小于次生林林窗,显示了林窗边缘壁面的热力效应除与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之外,林窗边缘树木高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子,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研究林窗更新及生物多样性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人工林林窗光照剖线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林窗北缘为中心,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林窗及周边N-S样带上光照水平梯度分布。结果表明:林窗的发生导致光照明显增加,从林内到林窗中央,光强呈明显增大趋势,上午雾末消退时,相对光照强度水平梯度变化曲线峰值出现于林窗中央,午后雾消退后,林窗边缘为相对光强梯度变化最甚的地段,峰值由林窗中央向林窗北缘移进。林窗边缘,林窗中央及林内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的单峰型,但峰值出现和振幅不同。在太阳高度角  相似文献   
3.
4.
王进欣 《生态学报》2009,29(8):4026-4034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 CH2Cl2)和1,2-二氯乙烷(1, 2-DCA, 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程梯度上,生长季(4~10月份)盐沼整体上表现为DCM和1, 2-DCA的净汇,其中,米草带和光滩对DCM和1, 2-DCA的消耗率最高.非生长季(11月到翌年3月份)表层冻结的植被带表现为DCM和1, 2-DCA的弱源,但是受非生长季采样量不足的限制,难以确定盐沼究竟是DCM和1, 2-DCA的净源还是净汇.高等植物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季高等植物地上部分是DCM和1, 2-DCA的重要汇,而非生长季为净源,然而高等植物排放和消耗DCM和1, 2-DCA气体的基本机制还不清楚.盐沼DCM和1, 2-DCA通量正相关于光照强度、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而负相关于土壤温度、硫酸盐含量和大气中DCM和1, 2-DCA浓度.这表明盐沼对DCM和1, 2-DCA的吸收可能与相对较高的DCM和1, 2-DCA大气背景浓度和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干季晴天次生林林窗气温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西双版纳干季(12月、4月)次生林林窗的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晴天林窗4方位的气温的空气变化特征。由于林窗的不同位置所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林窗中存在明显的气温差异,特别是最高气温差异显著;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日较差最大值不在林窗中央而出现在林窗东侧林缘树冠垂线外。这势必造成林窗不同区域热量传输的不同,形成林窗小气候的差异。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森林林窗小气候及有关生态学现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干季晴天橡胶林林窗温度剖线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林窗北侧林缘为中心,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林窗及周国N-S样带上气温水平梯度分布。结果表明:干季落叶期林窗及周边主要热力作用面在地面,但林缘的增温效应也相当明显,各热力作用面热量收支是林窗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林缘冠层结构,林缘乔木高度与林窗直径之比,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天气状况将影响林窗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林缘乔木群落结构的不同是造成林窗小气候差异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