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常用的淋巴内皮细胞标记分子LYVE-1和D2—40在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异同,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抗人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1ymphatic Vesselendothelial HAreceptor-1,LYVE-1)多克隆抗体和D2—4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22例宫颈癌癌前病变和36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lympatie vessel density,LVD),图像分析系统统计LVD的水平。结果 1.两种标记分子检测均发现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鳞癌中LVD随着疾病的进展而显著增加(P〈0.001),同时均发现LVD与盆腔淋巴结状态密切相关。2.对比两种分子染色效果,两种标记分子各有优劣,联合起来使用更为可靠。结论 LYVE-1和D2-40结合使用能更准确反应宫颈淋巴管的情况,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组织中高淋巴管分布与淋巴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叶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2009—2010年北京海淀地区和昌平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昌平和海淀地区的西花蓟马对多数的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但对氯氟氰菊酯已产生近40倍的抗性,昌平种群对多杀菌素具有产生低水平抗性的趋势(抗性倍数为4倍)。推荐药剂包括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毒死蜱和溴虫腈,应注意与其它药剂的轮换使用,灭多威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水平最低,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研究表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具有迁飞现象。飞行能力的测定是了解其迁飞规律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飞行磨对不同日龄以及交配前后的小菜蛾飞行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小菜蛾雌虫飞行能力有差异,第1日龄飞行能力最弱,第3日龄飞行能力最强,12 h内最大飞行距离为10 546 m,最长飞行时间为11.613 h;不同日龄的雄虫的飞行能力差异不明显,最大飞行距离为13 191 m,最长飞行时间为12h;交配与否对雌雄虫的飞行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吊飞对小菜蛾的寿命及繁殖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吊飞后的寿命缩短,产卵量减少;吊飞前交配与否对存活及繁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流感主要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构建差异化的感染动物模型模拟IAV的感染、发病及传播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与致病机理,而且对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AV跨种间传播的差异机制从不同动物模型呼吸道唾液酸受体亚型分布的表型差异及其对人流感病毒的易感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IAV致病机制研究,疫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LAGL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like-2,PLAGL2)对SP-C基因(surfactant pro-tein—C,SP—C)启动子的结合与影响作用。方法定点诱变技术(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assay,EMSA)研究PLAGL2与SP—C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结合作用;体外培养MLE12细胞共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EMSA及竞争性EMSA实验表明:PLAGL2能通过其核心和簇结合位点序列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相结合形成蛋白-DNA复合物;细胞共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PLAGL2能明显促进SP—C基因启动子的表达。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能与SP—C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AKT(或称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和P-gp(P-glycoprote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P-gp的表达。结果(1)P-AKT、P-g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1.7%、50.0%)高于其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13.3%、1.7%;6.7%、0),P0.05。(2)P-AKT和P-gp的异常表达均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关。(3)P-AKT和P-gp蛋白的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26,P0.05)。(4)P-AKT、P-gp阳性组的复发率(51.4%、73.3%)高于其阴性组的复发率(26.9%、30.8%),P0.05。P-AKT、P-gp阳性组的生存率(62.2%、56.7%)低于其阴性组的生存率(91.3%、90.0%)P0.05。结论:P-AKT、P-gp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P-AKT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下游的P-gp蛋白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转化及对化疗药物的耐药。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进行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抗性筛选和抗性遗传方式分析。经过2年多的汰选,抗性水平相比较初始种群提高了30倍,与同时测定的敏感品系相比抗性达到80.8倍。抗性遗传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显性度分别为0.51和0.43,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回交后代在死亡率50%处,自交后代在死亡率25%和75%处未出现明显平坡,回交和自交后代实测值卡方检验进一步证实抗性为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气味结合蛋白AplaOBP3在触角中的定位及配体结合特性,同时比较AplaOBP3与已报道的AplaOBP1和AplaOBP2的功能异同。【方法】原核表达白蜡窄吉丁气味结合蛋白AplaOBP3,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白蜡窄吉丁触角感器中对AplaOBP3的表达进行定位;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析AplaOBP3重组蛋白与58种化合物的结合特性,并与前期报道的白蜡窄吉丁AplaOBP1和AplaOBP2蛋白的配体结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AplaOBP3重组蛋白;免疫定位结果显示AplaOBP3在白蜡窄吉丁触角的锥形感器类型I中表达。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重组AplaOBP3蛋白与反-2-己烯醛、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β-紫罗兰酮和罗勒烯具有强的结合能力,其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6.20,4.03,5.24,1.72和4.83 μmol/L。AplaOBP3与AplaOBP2具有相似的表达及配体结合特性。【结论】白蜡窄吉丁气味结合蛋白AplaOBP3与AplaOBP2具有相似的表达及配体结合特性,它们可能共同参与白蜡窄吉丁的嗅觉感受,在白蜡窄吉丁寄主定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终止妊娠的可能性及其对胎盘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利用低频聚焦声束超声(353 kHZ“超声终止早孕治疗机”样机)6种声强各60 s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10天兔胚胎,妊娠20 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和胎盘、子宫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胚胎总死亡率为12.65%(32/253);照射组中声强30 W/cm2、35W/cm2及≥40 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0%(12/48)、72.88%(43/59)和100%(64/64、43/43、40/40、35/35)。超声辐照后的即刻改变:光镜下主要为胎盘(绒毛及子宫蜕膜)出血、坏死;电镜下胎盘细胞正常结构消失,子宫平滑肌、内膜上皮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照射后10 d观察:光镜下见绒毛、蜕膜细胞仍有变性或坏死;电镜下胎盘组织细胞坏死呈致密团块状,子宫内膜上皮、平滑肌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异常。结论胎盘较子宫对低频超声更敏感,更易受损,子宫照射后变化轻微且可恢复,低频超声抗早孕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美洲棘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偏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美洲棘蓟马对12种不同蔬菜和1种非蔬菜的偏好性,并通过对数线性模型和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美洲棘蓟马成虫对13种寄主植物的寄主偏好性及产卵选择性具有显著差异.该虫成虫在南瓜上分布最多,平均每株寄主植物达到23.5头,在油菜上的产卵量最大,每株达50.3粒.黄瓜、南瓜、油菜、黄豆和辣椒上成虫分布量每株均在10头以上,显著多于其他寄主;而上述5种寄主上的每株产卵量也均在30粒以上,显著多于除豆角以外的其它寄主.该虫在黄瓜上发育最快,15d左右即可完成其整个未成熟期;在辣椒上未成熟期存活率最高,为80.1%.上述结果将为该虫入侵风险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