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新星  陈涛  李敏  王跃中 《生态学报》2022,42(7):2962-2973
沿岸鲸豚类栖息地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其分布和核心栖息地发生变化。珠江口-漠阳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是目前所知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种群,其中伶仃洋水域是其重要的栖息地。近年来,珠江口伶仃洋周边城市发展带来的人类活动增加,白海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分析伶仃洋中华白海豚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对应的保护策略显得非常迫切。以多源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为数据源,通过影像分析近43年珠江口伶仃洋围填海造成的海域流失,结合近20年来采用截线抽样法收集的海豚观测数据,运用含障碍核插值(Kernel interpolation with barriers)方法,分析白海豚的分布及核心栖息地的变化。结果显示:1986-2015年期间,研究区域内流失的海域面积为344.08km2;目击分布离人工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大于自然海岸线的平均距离,目击分布到自然海岸线和人工海岸线的平均距离均在减小,表明过去20年白海豚的栖息地使用选择发生了一些变化,被迫适应人类活动的干扰;1997-2016年白海豚的分布范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白海豚栖息地使用的重心偏向伶仃洋东部水域,核心栖息地趋向主航道和无人海岛附近水域萎缩,可能是海豚因海域食物资源减少而迫不得已的选择。不同时期,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的核心栖息地比例呈递减趋势,占比由79.9%下降到49.4%,当前有必要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作出一些优化调整,以适应栖息地使用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为获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精胺对半滑舌鳎仔稚鱼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以添加0,0.10%,0.33%精胺的微颗粒饲料(F1、F2、F3)和活饵料卤虫(F4)饲喂初始体长为2 cm左右的半滑舌鳎稚鱼。养殖28d后结果表明,卤虫组(F4)的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组中F2组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F1和F3组(P0.05)。F3组的存活率仅为60.27%,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中,F2组在14d和28d时都含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比活力,较低的亮氨酸-丙氨酸肽酶比活力。卤虫组的肠道发育情况最好,微绒毛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黏膜厚度略小于F2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组中F2组微绒毛长度和黏膜厚度都显著大于F1和F3组(P0.05)。研究表明,在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0%的精胺(F2组)对半滑舌鳎稚鱼肠道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2年采用船基截线法在珠江口西部河口进行了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调查,并同步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要素进行了现场采样测定,以分析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了中华白海豚目击率与海况、水深、底层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游泳生物密度、捕食种密度和离岸距离等的关系。GAM模型对中华白海豚目击率分布的总偏差解释率为64.7%,游泳生物密度、水深、捕食种密度、离岸距离、底层水温等对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选择有较大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的活动与捕食种密度密切相关,但当捕食种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海豚目击率的影响减弱,推测可能与食物较多时海豚逗留捕食时间减少有关;中华白海豚较为喜欢的水深在10m左右,这一模拟结果与以前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中华白海豚对底层水温似乎有一定的选择性,当底层水温大于19.5℃时目击率明显下降,推测底层水温可能影响了捕食种鱼类的分布,进而影响海豚的活动;离岸距离3km范围内是中华白海豚较为喜欢的水域,因此对这一水域范围应给予重点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显微系统化是指将各种显微镜融合并统一利用,联合操作,所用程序一体化、规范化、统一化和数字化。显微系统化通过系统化管理,在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中实施。实行显微系统化,可突破显微镜本身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能够进一步完善科学、高效的科研培训计划模式,对从感性方面培养大学生理解科研的概念和建立科研思维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幼鱼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5组等氮等脂等能的饲料,在室内流水系统进行68d的养殖实验,探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16.05±0.03)g]幼鱼消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5.4%超滤水解鱼蛋白(UF)、5.5%未经超滤水解鱼蛋白(FPH)、5.5%超滤截留水解鱼蛋白(RF),其均占饲料蛋白的10%,以及不添加水解蛋白(PP),以上各组鱼粉含量均为18%,对照组(FM)鱼粉含量为67.5%。研究结果表明,FM组的大菱鲆特定生长率与UF、FPH及PP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在FM组与UF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FPH、RF及PP组(P0.05);饲料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在UF、FPH及RF组显著高于PP组(P0.05),但显著低于FM组(P0.05),在UF组显著高于FPH和RF组(P0.05);不同处理对饲料氨基酸和牛磺酸的消化率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趋势为FM组最高,其次为UF组,PP组最低;半胱氨酸和牛磺酸的消化率在添加水解鱼蛋白的3组(UF、FPH和RF组)和不添加水解鱼蛋白的2组(FM和PP组)呈相反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低分子量水解鱼蛋白(UF),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升高的趋势,但UF、FPH以及RF都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且UF效果优于FPH和RF。此外,添加不同分子量水解鱼蛋白都降低了牛磺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