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的研究。研究表明单殖吸虫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但不同种类的特异的有很大的判别。从目前已有的记录来看,60%以上的单殖吸虫中只有1种宿主,约75%的单殖吸虫的宿主仅为1属,超过97%的单殖吸虫的宿主在1科之内。没有1种单殖吸虫可生于超过3个料的宿主中,但大钩指环虫可在23属33种宿主中寄生。在科和发放持异性水平,以锚首虫科和指环虫科单殖吸虫的特异性较强,三代虫科次之  相似文献   
2.
我国鱼类病原——嗜水气单胞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研究 2 6株嗜水气单胞菌对 2 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分析了其耐药状况。结果表明 :从不同地区分离收集到的 2 6株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全部具耐药性 ,对万古霉素多数不敏感。 2 1种药物中最敏感的是氟哌酸、氯霉素、呋喃唑酮 ,总体耐药率分别为 7.7%、7.7%和 11.5%。氨基糖甙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频率介于其间。对磺胺药的耐药菌比例也很高 ,高达 73.1%的A.hydrophila<  相似文献   
3.
对四约虫的研究,前苏联学者在我国黑龙江流域做了大量工仪‘,国内未见报道。迄今为止,我国四钩虫已报道9种[‘’],这些种类分别隶属四钩虫目TetraonchideaBychowsky1957,四钩虫科TetraonchidaeBychowsky,1937,四钩虫属TelraonchusThesing,1850。现将属的分类和系统检索报道如下。四钩由属TetraonchusInesing,1850种的检索1联结片中部窄瘦,两侧充分膨大,犹如蝶翅………………………………………………………………2联结片中部膨大或不明显,两侧略膨大或不膨大…………………………………………………………42辅助交配器前…  相似文献   
4.
小鞘指环虫种群的聚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建立了一个衡量聚集性的指标-聚集度A,并用该指标结合方差/均数和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分析了小鞘指环虫(Dactylogyrusvaginulatus)种群在其宿主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种群中分布的聚集程度与感染率和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种群的聚集程度随感染率及丰度的上升而呈现下降的特点,作为衡量聚集性的指标,聚集度要优于k值,而后者又优于方差与均数之比,  相似文献   
5.
四种牛首科吸虫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四种牛首科吸早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相对长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假扇盘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1st+2t=6,吴氏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2sm+1t=7,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7m=7,范尼道 佛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6m+1sm=7。其中,假扇盘吸虫、吴氏似牛首吸虫和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关于牛首科(即腹口类)吸虫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牛首科所代表的腹口类与前口类应作为两个分别独立而并列的分类单元,另一种观点认为腹口类在分类上应归于前口类中的某一分类单元。本文通过对牛首科吸虫的特征分析以及与前口类吸虫的比较,发现牛首科吸虫在成虫,毛蚴,胞蚴,尾蚴,宿主类型,染色体等方面都与前口类有显著差别,因而支持前一种分类观点,不应将牛首科放入前口类中。  相似文献   
7.
从1981到1983年,作者等曾多次在湖北省宜都县和黄冈县团风镇两地,从事长江中游鱼类寄生吸虫的调查研究。在70多种鱼中,获得了一批吸虫标本,将陆续整理后发表。本文首先报告在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中发现的动殖科Zoogonidae Odhner,1911一新属、新种吸虫。动殖科吸虫在我国发现很少,迄今为止,仅顾昌栋、申纪伟(1979,1983),汪溥钦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88年4—5月参加了武陵山区鱼类寄生虫的调查工作,收集到一些寄生桡足类标本,经整理,发现了一种以往文献未记载过的狭腹鳋新种,现报道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研究室,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9.
小鞘指环虫种群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在1992-1994年期间对鲢指环虫病原小鞘指环虫种群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小鞘指环虫种群从每年的冬季开始出现,到次年春末(4月),其染率与丰度均匀发展至高峰。此 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迅速下降,到6月上旬,种群消失,在感染强度低于200虫/鱼的情况下,小鞘指环虫对宿主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鱼类复殖吸虫三新种记述冯伟,王伟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复殖吸虫新种,牛首科,同盘科,发状科,鱼类寄生吸虫作者在整理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发现有3个分属于牛首科、同盘科和发状科的种类,经鉴定为新种,现分别描述如后。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