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2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叶片6个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荒漠植物叶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的差异性,探讨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叶性状存在种间差异且变异程度不同,变异范围为14.11%~47.63%,叶绿素含量(ChlC)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全氮含量(LCC)变异系数最小。②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ChlC、LC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lC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叶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③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豆科植物叶片LDMC、ChlC、LCC极显著高于藜科植物(P<0.01)。草本植物叶片比叶面积(SLA)极显著高于灌木植物叶片(P<0.01)。一年生植物叶片SLA、LNC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P<0.05);多年生植物叶片LDMC极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P<0.01);多年生植物叶片C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P<0.05)。C3植物叶片LDMC、ChlC显著高于C4植物(P<0.05);C4植物叶片δ13C极显著高于C3植物 (P<0.01);C3植物叶片LCC极显著(P<0.01)高于C4植物。  相似文献   
2.
樊宝丽  赵志刚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2008,28(6):2909-2909~2915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荒漠区优良的防风固沙克隆灌木沙拐枣为对象,研究了长期风蚀、沙埋环境下沙拐枣母株和克隆分株的同化枝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结果发现:(1)风蚀母株、风蚀分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只有沙埋分株的一半左右,导致同化枝的长度、数量、簇数也仅是沙埋分株的一半,而且风蚀母株的果实宽和果实长也都最小,但浅沙埋有利于沙拐枣的生长和繁殖,表明严峻的风蚀对母株和分株的生长与繁殖都产生了胁迫,但浅沙埋有利于沙拐枣的生长和繁殖。(2)风蚀母株倒伏后同化枝的形态特征是基部优于中部优于顶部,表明严峻风蚀下母株的死亡是从顶部-中部-底部逐渐舍弃的过程。(3)母株的全部根系以及风蚀水平根全部裸露在外但依然能够存活,间接证明沙拐枣克隆整合的方向性——不仅可在分株间进行传递,分株-母株间也可进行传递,否则遭受严峻风蚀胁迫的母株和克隆分株会直接死亡。本研究结果为沙拐枣克隆生长对风沙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也是对植物克隆生态学在自然异质环境中研究缺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甘肃河西沙区经过60多年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尤其是上风向形成了一条积沙带。积沙带作为绿洲边缘造林固沙和沙障固沙过程中的副产物,其稳定性如何?又具有什么样的生态效应呢?本文分析了甘肃河西沙区绿洲边缘积沙带上21个样点风速、风向等观测资料。结果表明:1)河西沙区绿洲边缘积沙带均处于稳定状态。2)积沙带具有显著的防风作用,且防御风的作用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强,当风速≥2 m·s-1时,积沙带下风向防风距离大于积沙带高度的20倍。风速越大,则沙丘下风向降低风速越明显。3)高度是表征积沙带防风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当风速≥8 m·s-1时,积沙带顶部风速小于上风向空旷风速。4)气流到达积沙带迎风坡时,通过沿坡面抬升和向两翼分流2种方式释放能量并降低流速。风向偏转会降低迎风坡主风方向的风速。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甘肃河西绿洲边缘上风向形成了一条积沙带。积沙带作为防沙治沙的副产物,具有怎样的生态功能,有何生态意义?通过全面考察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并运用21个样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积沙带作为绿洲边缘防沙固沙的副产物,其自身也具有防风阻沙的功能,积沙带的形成有利于绿洲边缘的防风阻沙。2)高度是表征积沙带防御风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沙带越是高大,防御风的范围就越大。3)目前,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处于发育状态。只要控制了积沙带就能有效控制流沙侵入农田。今后应将绿洲边缘防沙治沙的重点放在积沙带上,尤其是积沙带的沙脊线上,而对荒漠-绿洲过渡带(阻沙带)实行封育,无需采取其他投入措施,这样就可以大面积压缩实施人工措施的范围,大大降低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提高防沙治沙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6.
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形成因素及其生态效应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为了研究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形成原因,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21个样点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分布趋势大致为东高西低、东宽西窄,大部分地段目前处于稳定阶段;积沙带上的优势种植物以天然柽柳最多,不同优势种植物的积沙带的迎风坡植被盖度及植被纯盖度差异较显著。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积沙带的高度和宽度是降水量、到沙源的距离、背风坡植被盖度和年平均风速等气候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沙带的生态效应:一是自身作为一种障碍物的防护作用,二是阻截、减少流沙流沙进入农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是青藏高原高寒区特有的低矮灌木和植被演替先锋物种, 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功效, 对高海拔环境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但有关其种群结构及动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少有研究, 阻碍了对西藏沙棘适应高寒生境生态策略的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区生态脆弱, 乡土物种西藏沙棘常在海拔2 700-3 300 m的高寒退化草地呈斑块状分布, 对该区水源涵养林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祁连山区3个海拔(2 868、3 012、3 244 m)的西藏沙棘为研究对象, 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及绘制存活曲线, 分析西藏沙棘的种群结构特征和种群动态, 并利用种群动态量化分析和时间序列模型定量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 1)西藏沙棘种群的基径、株高和冠幅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3个海拔种群均呈中龄期个体丰富, 老幼龄期个体较少的纺锤型年龄结构, 充足的中龄期个体可以维持种群短期稳定。2)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II型, 存活能力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 死亡率和消失率均较高, 呈高海拔>低海拔>中海拔的趋势, 3个海拔种群均缺乏幼苗, 未来均将走向衰退, 高海拔种群较其他海拔提前进入衰退期; 各海拔老龄期生命期望值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3)各海拔种群动态指数(Vpi)均趋于0, 表明各种群均趋于稳定, 中海拔种群受随机干扰风险概率的极大值(Pmax)最小, 表明受随机干扰时中海拔种群最稳定, 中海拔更适宜西藏沙棘的生存。4)未来2、4、6个龄级时间后, 3个海拔的中、老龄期苗木增多, 小龄期苗木数目减少, 且各海拔种群均面临幼苗补充不及时的风险, 各种群将由稳定向衰退发展, 幼苗的缺少, 种内、种间竞争及环境胁迫是造成种群走向衰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采样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两个海拔间3种常见毛茛科植物条裂银莲花(Anemone trullifo-liavar.linearis)、粗距翠雀花(Delphinium pachycentrumHemsl.)和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的繁殖性状和资源分配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在极端环境下采取的繁殖策略及繁殖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3个物种的株高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物种的花大小在不同海拔间均无显著差异;条裂银莲花单个种子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虫食数/株、结籽率和种子数/株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钝裂银莲花的繁殖分配、虫食数/株、种子数/株和单个种子重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2)不同海拔条裂银莲花的个体大小与单花重、雄蕊重、虫食数/株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斜率在海拔间有显著差异.粗距翠雀花花期的雄蕊重与个体大小呈显著正相关,但这种异速关系不受海拔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钝裂银莲花的个体大小与花期的所有繁殖特征以及果期的种子重/果实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海拔间个体大小与种子重/果实的斜率差异显著,且与花期各繁殖性状异速关系的截距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海拔对植物的个体大小以及种群间的繁殖对策和繁殖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最小成本理论”(least-cost theory, LCT)反映了植物叶功能中光合作用所需水资源和碳资源的共同优化投资方式,已在全球和许多区域尺度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有关干旱、半干旱区不同草原类型的区域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水碳资源获取和利用策略的研究少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我国甘肃省从东到西沿降水梯度下的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共3种草原类型中的71个物种为对象,运用LCT理论模型来分析该区灌木、草本植物叶片的水碳资源获取和利用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其随气候和土壤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变化相关的多元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比叶重(LMA)和Narea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增大,随年均降水量、年均最低温以及土壤黏粉粒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胞间CO2与空气CO2浓度比(ci∶ca)随气候和土壤变化的趋势与LMA和Narea相反;3种不同草原类型下,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