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辉霞  刘国华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11,31(19):5495-5504
采用Spot VEGETATION 逐旬NDVI数据、1 ∶ 100万植被类型图和气象站资料,在掌握近10a三江源地区植被变化趋势基础上,分不同植被类型探讨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并通过分离气候要素与人类活动对NDVI的贡献,定量评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三江源地区2001-2010年植被生长呈好转趋势,植被增长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在10a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生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人类活动可在短期内加快植被变化速率,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的贡献分别为79.32%和20.68%;降水和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程度相当,其中受春季和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影响最大,尤其是植被生长季前后一个月(4月份和10月份)的气候条件;与林地和灌丛相比,高寒草地受气候条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其中高寒草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NDVI与降水和气温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高寒草原受气温的影响比较大,而高山植被受降水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气候条件利于植被生长的趋势下,2001-2010年三江源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表现出正影响,实测NDVImax与模拟NDVImax之间的残差为0.0863,表明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其中黄河源区东部和长江源区通天河两侧的生态恢复效益最为明显,而在唐古拉山、昆仑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等山脉的周边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仍表现为负影响;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正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2001-2010年NDVImax残差的回归斜率为-0.0039,表明生态项目实施的短期行为严重,生态建设的效果缺乏长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TM数据,利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出河池市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并将3期植被覆盖图与岩溶地质图进行叠加分析地质构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最后,从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上选取10个景观指数进行空间格局变化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增加,高植被覆盖区和较高植被覆盖区一直处于优势地位。2)30年来研究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景观优势度增加。3)30年来研究区的斑块形状主要取决于自然地貌及自然环境条件。4)30年来研究区景观整体的聚集程度在增加;研究区景观越来越由少数植被覆盖等级类型所控制。30年来,研究区植被景观的生态恢复是比较明显的,这与30年来研究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研究可以得出非喀斯特区域的植被景观的生态恢复较喀斯特区域变化更明显;喀斯特区域的景观较非喀斯特区域更分散、更复杂;喀斯特区域的生态状况较非喀斯特区域更容易被破坏,并且恢复起来更困难。这说明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鄢燕  张建国  张锦华  范建容  李辉霞 《生态学报》2005,25(11):2818-2823
矮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及紫花针茅草原是那曲地区主要的草地类型,通过对其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1)这三类植物群落的地下生物量表现为总的T字形趋势下的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0~10cm的草皮层中,而且不同的退化草地,其地下的生物量也不同;(2)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密切相关,相关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越大,地上生物量就越高。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变化显著;(3)在高山草甸土中,矮嵩草草甸的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的有机质,全N,碱解N的含量及土壤的容重呈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4)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是植物长期适宜高寒生境条件的结果和反映。  相似文献   
4.
李辉霞  陈世熠  林锦标 《生态学报》2022,42(18):7577-7586
运用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的变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耦合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理论框架。按照价值化的逻辑总结出价值化两条路径:流量价值化和存量价值化,并通过梳理科技文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流量价值化缺乏"生态视角"和存量价值化缺乏"整体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变迁的特点,发现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生态资源的公有和单要素管理,实现流量、存量的管控和生态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在市场化改革前期,生态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收益逐步分离,激励了社会资本带动生产力发展,但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和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在市场化后期,各地不断实践探索全生态要素治理,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方位联动追求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指出生态资源价值体系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揭示了其背后社会资本与生态资本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在市场化改革后期需要坚持"公共性"政党的领导,并在耦合社会资本与生态资本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生态资源价值化框架。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提供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